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把握中日关系的转折机遇期 / ◆ 申 文
日期: 04年10月1期
  最近,中国最高领导层完成权力交替,胡锦涛全面执政,受到关注。在日本,新任驻日大使王毅已经及时到任,并展开工作。新人事、新作风,自然会带来新变化、新气象。尤其是深陷政治僵局的中日关系,更对新变化和新气象待望良久、期待有加。
  中日关系面临一个新的转折机遇期,这不是个人理想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正在呈现的客观事实。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来判断,客观条件的变化有利於推动“人和”的努力,关键在於当事双方能够协调合作到什么程度。无论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中日关系中,机遇从来不会缺少,但机遇往往又是稍纵即逝的。在中日关系有望迎来转折机遇期的今天,两国只有从友善、诚恳、真挚的态度出发,而不是互相指责、诋毁,才可能超越困难和障碍,促使转机真正成为现实。
  现在,许多人都认为中日关系十分复杂。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盘根错节,新的现实矛盾和对立冲突时有发生,还有政治关系不断冷却,民间感情持续滑坡,彷佛中日关系已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不乱。事实上,中日关系的现状,更多的是一种人为复杂的结果。中日关系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友好合作,利益与共。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多嘈杂的声音,都不是中日关系题中应有的本意,而是人为制造的杂音,相当程度上干扰了中日关系直奔友好合作大主题的步伐。邓小平当年讲过: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超过了我们之间的任何问题。今天中日两国领导人,也许已经没有了这样宏大的气魄,但不能没有这样清醒的认识。看待中日关系必须高瞻远瞩,不能急功近利。
  在过去30余年里,中日数代领导人从长远的战略眼光出发,每每因势利导,抓住中日关系中的重要机遇期,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共同宣言”3个纲领性文件。这3个重要文件为维护中日关系提供了一种“制度”意义上的保证,也建立了有约束力的关系框架。试想,如果当年的两国领导人都拘泥於名义之争,热衷於在细节问题上争短长,那么中日关系就会错失大好的战略机遇期,中日关系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坚实的制度基础。
  当然,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一样,也是发展的,变化的。良好的制度和原则,都由人来执行。要确保中日关系不偏离三大文件所设定的发展方向,人的因素最重要,中日双方都责无旁贷。从常识角度来理解,“人”的集合体由政、官、民三者组成。在日本,政治家、官僚和民众构成了互相制约的顺环体系,共同对中日关系发生影响。在中国,这种势头也逐渐显现出来,政治家已不可能一锤定音了。因此,把握中日关系的转折机遇期,其实是政、官、民共同面临的时代任务。
  两国的政治家要肩负历史责任感,为中日关系设定战略性的原则框架和发展方向;两国的职业官僚们要发挥专业的行政和外交技巧,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执行政策,化解矛盾;两国的民间社会要弱化感情冲动,要成为推动中日关系的促进派,而不是拖后腿的滞后力量。
  中日关系正在迎来的转折机遇期,可遇而不可求。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中日关系能否柳暗花明,关键还在一个“谋”字。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803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