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石)千叶县警察搜查1科5月15日宣布:在发生了中毒症状的千叶市稻毛区的母子吃剩的冷冻饺子中,发现了相当于农药残存基准10万倍以上的有机磷系杀虫剂甲胺磷,是日本国内在这次中毒事件的药物分析中所获得的最高值,千叶县警察搜查1科因此断定:甲胺磷是被人故意混入的。这是日本警察当局首次断定中国冷冻饺子中毒事件是一起人为的犯罪。
此前,中日公安当局在观点上处于对立状态,使问题没有解决的出口。日本方面的调查结论是,他们认为投毒发生在日本境内的可能性很低,或者说微乎其微。日本警方的这个结论的依据是:包装完好的塑料袋,没有破损、没有被打开,但饺子袋的内侧有甲胺磷,日本警察厅警察科学研究所在饺子袋上涂上甲胺磷溶液,在21度的温度下放置12个小时,甲胺磷溶液没有渗透到袋子中,因此他们认为甲胺磷不能从外侧渗透到饺子袋里面。
日本方面的看法暗示饺子混进农药发生在中国的生产过程的可能性很高,也不排除残留农药的可能性。日本媒体也狂炒“残留农药致使中毒说”。如此说法如果成立,则罪魁就是中国,不仅中国产的冷冻食品不安全,一切蔬菜、水果都不安全,中国是日本人食品安全的杀手,中国食品不可食用。2月6日中午,中国饺子事件调查团与日方在位于东京霞关的日本内阁府举行了联合记者会。《中文导报》记者现场提问:现在是否可以说“残留农药致使中毒说”已经基本被否定?内阁府大臣官房审议官堀田繁回答说∶现在没有确定事件发生在哪一个阶段,正从所有阶段入手进行调查。
而中国方面的检测结果显示,四个浓度梯度的甲胺磷溶液都可以从密封饺子袋的外侧渗透到内侧,实验所用的62个饺子袋的样本,有87%的袋子在内测检测出甲胺磷。
中国方面认为:生产饺子时生产线的员工相隔很近,车间内还安装了视频监视设备,产品出厂前直接装入集装箱,加施签封,很难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做手脚。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本次事件不是一个系统性的安全事故,而仅仅是一个个案。
日方一直对中国方面的结论不予首肯,但是这次千叶县警察搜查1科的检验结果表示∶“残留农药致使中毒说”已经被排除,他们已经认可了中国方面的“个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