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十名中国残留孤儿访日寻亲── / 永住归国希望热现实冷
日期: 04年03月1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因受SARS影响而延期的平成15年度中国残留孤儿访日寻亲之行,终于在2004年2月24日成行。本次获得残孤身份认定的10名孤儿及其陪护家属合计20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访日活动。本次来日访问的孤儿是王玉龙、王秀兰、黄友发、曲坤、于庆云,庾志贤,赵桂芹、日华、李光友和吴宝明。其中有3人参加了当面调查,赵桂芹找到了姨母,日华和王秀兰则正等待血液鉴定结果。
  残孤访日团抵日后,循例进驻位于代代木的国会奥林匹克纪念青少年总合中心。他们除了拜访厚生省,参加当面调查,接受中国残留孤儿援护基金会的各种说明学习会之外,还将赴大阪参观学习,参观中国归国者中心,访问职业安定所,了解早年归国的残孤在日的生活和工作现状等。据悉,本次访日的10名孤儿已全部填写了永住归国的申请表,表现出强烈的归国愿望。
  在这批访日残孤中,最大的曲坤,67岁;最小的于庆云58岁,出生于1945年8月16日,日本败战第二天。每位孤儿都有自己悲惨的童年记忆,其中最受注目的是日华。据悉,日华当年与父母和其他日本人一起受炮弹袭击,头部负伤,双耳失聪,被进入沈阳的解放军保护时,年仅4岁。他后来被送到孤儿院生活。他的名字“日华”就是孤儿院院长起的,意味着他是一个在中国长大的日本人。日华双耳失聪,只能跟家人以独创的手语进行交流。儿子王阳陪父亲访日,他表达了父亲的心意:一直想回日本永住,从来没有丧失过希望。
  由于第一代残孤都已年届60岁前后,他们的回国永住都会带着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据援护基金介绍,归国永住后,残孤第一代将直接面临老后生活问题,残孤二世会面临工作问题,残孤三世会面临学习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不是能够轻易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和磨合。目前,日本的生活现实和就业状况都不是太理想,残孤们选择回国之前需要认真比较,慎重考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462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