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随着日本企业对中投资不断增加,中日经贸合作持续深入,日本越来越关注中国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2月16日,受特许厅委托,日本国际贸易振兴机构(JETRO)在东京召开了由千人参加的大型研讨会“中国.台湾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论坛回顾了过去一年来日企受到多种知识产权侵害案例,全面解释了中国、台湾的知识产权立法,以及日企在现地可以实施的对策。
据了解,日本企业为了反对仿冒产品,打击知识产权侵害,于2002年4月成立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论坛”这样一个联合组织,目前由松下电器会长森下洋一担任座长,由88个企业和72个团体参与。日本政府也于2002年7月3日,发表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强化在海外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根据特许厅国际课在2001年和2002年的调查,日本产品被伪冒生产的受害案,在中国为350件和339件,台湾为187件和181件,韩国为126件和177件,其他国家地区为318件和291件。其中,中国所占比率最高,均在47%左右。
据三枝国际特许事务所辩理士岩井智子提供的报告,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被害总额已超过一兆日元,中国正成为世界最大的仿冒产品制造国(占世界的34%)。中国的知识产权侵害对象包括?商标、设计、商号、著作权和技术等等。据2002年统计,外国的专利申请前十位是?日本(18275件,下同),美国(10012),德国(4015),韩国(3626),荷兰(2147),法国(1932),瑞士(1110),英国(1025),瑞典(952),意大利(627)。作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日本正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JETRO北京事务所知识财产室日高贤治在《有关中国知识产权问题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有巨大的假冒伪劣市场,其规模约达3兆日元。香港企业进军中国内地的中小企业中,因受伪冒产品危害而倒闭的企业超过400家。2003年JETRO北京事务所调查得知,54%进入中国的日企受到不同程度的知识产权侵害。即使是美国最大的日用生活品品牌,在中国遭假货侵害,销售额曾下降70%。日本的名牌产品为日本雅马哈、香港松下、上海大金、香港三洋、香港东芝等公司,都发生过多起受害事件,损失不小。
在中国,知识产权的关联法案正逐步完善起来。新成立的“全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规范化小组”由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国务院32个机关,中宣部、法院、检察院、武警共同参与,对地方政府下达了取缔打假的强力命令。但由于中国的中央和地方都存在着保护主义倾向,司法尚未完全独立,市场竞争激烈再加守法意识淡薄,舆论鼓动民间反日情绪高涨等种种理由和背景,日企知识产权受害事件在中国依然不断出现,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日高贤治的结论是,解决知识产权受害问题,政治交涉与民间活动必须紧密结合,通过日中协力来创造遵纪守法的环境,培养人才,发挥中国人的独创性。中国政府应把“知识侵权”与“经济腐败”放在同等位置上来处理,两国官民并举,才能逐渐消除损害,让日中经济合作不受干扰。
据了解,日本企业为了反对仿冒产品,打击知识产权侵害,于2002年4月成立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论坛”这样一个联合组织,目前由松下电器会长森下洋一担任座长,由88个企业和72个团体参与。日本政府也于2002年7月3日,发表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强化在海外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根据特许厅国际课在2001年和2002年的调查,日本产品被伪冒生产的受害案,在中国为350件和339件,台湾为187件和181件,韩国为126件和177件,其他国家地区为318件和291件。其中,中国所占比率最高,均在47%左右。
据三枝国际特许事务所辩理士岩井智子提供的报告,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被害总额已超过一兆日元,中国正成为世界最大的仿冒产品制造国(占世界的34%)。中国的知识产权侵害对象包括?商标、设计、商号、著作权和技术等等。据2002年统计,外国的专利申请前十位是?日本(18275件,下同),美国(10012),德国(4015),韩国(3626),荷兰(2147),法国(1932),瑞士(1110),英国(1025),瑞典(952),意大利(627)。作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日本正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JETRO北京事务所知识财产室日高贤治在《有关中国知识产权问题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有巨大的假冒伪劣市场,其规模约达3兆日元。香港企业进军中国内地的中小企业中,因受伪冒产品危害而倒闭的企业超过400家。2003年JETRO北京事务所调查得知,54%进入中国的日企受到不同程度的知识产权侵害。即使是美国最大的日用生活品品牌,在中国遭假货侵害,销售额曾下降70%。日本的名牌产品为日本雅马哈、香港松下、上海大金、香港三洋、香港东芝等公司,都发生过多起受害事件,损失不小。
在中国,知识产权的关联法案正逐步完善起来。新成立的“全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规范化小组”由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国务院32个机关,中宣部、法院、检察院、武警共同参与,对地方政府下达了取缔打假的强力命令。但由于中国的中央和地方都存在着保护主义倾向,司法尚未完全独立,市场竞争激烈再加守法意识淡薄,舆论鼓动民间反日情绪高涨等种种理由和背景,日企知识产权受害事件在中国依然不断出现,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日高贤治的结论是,解决知识产权受害问题,政治交涉与民间活动必须紧密结合,通过日中协力来创造遵纪守法的环境,培养人才,发挥中国人的独创性。中国政府应把“知识侵权”与“经济腐败”放在同等位置上来处理,两国官民并举,才能逐渐消除损害,让日中经济合作不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