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故事走向世界:专访NHK热播《天空西藏 唐卡之乡》华人主创
日期: 21年03月4期


中文导报讯(记者杜海玲)3月6日,日本NHK卫星台播出了一个纪录片,时长89分钟,题目是《天空西藏——唐卡画师之乡》。3月12日,这部纪录片再次出现在NHK4K超高清频道,清晰的画面将唐卡的洁净精微展现得一览无余。

在青藏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有一个壤巴拉非遗文化传习所。延绵千年的觉囊派唐卡艺术在这里如被注入新生命一般传承着,NHK纪录片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从壤塘农牧贫困家庭子女因唐卡而启蒙、精进、成长的故事展开,充满人文情怀。


记者在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深感“无疑这是NHK纪录片的水准”,然而,日本正处于疫情之中,而日本人进藏区拍摄则更需要特别许可——纪录片中那些拍摄于去年深秋的唐卡故事是怎样拍来的?



3月15日,记者在东京采访到这部纪录片的两名华人主创:蓝海日本社长诺娜和蓝海日本总制片人贾珊。这部纪录片,背后凝聚了中国纪录片拍摄团队多年积累,经过因缘际会,才于疫情之中,完成艰难拍摄,历经中日团队跨境沟通合作,终于将中国壤塘故事呈现于日本观众面前。



制片人诺娜是一名蒙古族女子,在国内时曾是一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海外事业部经理,从事了6年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对接国际媒体和制作团队。2019年底,由于她先生的工作外派,她带着2个月大的孩子一起来到日本,行李中,出于职业习惯,她还带来了大量国内拍摄的纪录片成片和素材,因为这些素材纪录了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录了回不去的人和事,她希望可以和日本的电视台合作,运用日本更国际化的制作能力,制成国际版,让这些故事可以走向世界。

通过旅日资深制片人贾珊,她认识了原NHK制片人井上隆史。井上隆史是东京艺术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曾制作了大量历史人文题材的纪录片,包括《中国十二亿人口的改革开放》《四大文明》《新丝绸之路》。这位对古文明充满情怀的导演,去过中国300余次。

经过观看和商议并与NHK纪录片部门讨论,决定从“壤塘唐卡”着手。但国内拍摄的素材,与日本的审美习俗还有一定距离,日本NHK纪录片需要更多人物“动起来”,需要“密着”也就是跟拍,一条牵着观众心的线索,而不是大量端坐访谈。



在沟通过程中,NHK方面得知壤塘每年八月举办“壤巴拉文化节”,其中有晒大幅唐卡的“晒佛节”,场面壮观,然而原来的素材中没有拍这些镜头。当时这个项目尚未立项,但诺娜决定一定要把晒大幅唐卡的镜头拍回来,她从成都调拨摄像师,驱车10小时到壤塘,拍了三天,尽管这三天拍摄最后在成片中只用了一两个镜头。


10 月中旬,这个片子有望立项了,但是由于疫情,日本导演无法到中国指导拍摄。在经过与壤塘壤巴拉觉囊非遗文化传习所大量线上沟通,井上隆史和松田奈月导演制定了详细到每一个镜头的台本。


贾珊(右二)与国内摄制组在壤塘拍摄

执行导演贾珊于10月6日,代表团队飞回中国,经过在福州两周隔离后前往成都,与成都的摄影师团队汇合,开车到海拔3285米的壤塘,开始拍摄。贾珊每天和日方导演进行几乎24小时连线沟通,带领摄制组指导具体的拍摄,她带去的拍摄台本细到跟踪一个人
物时,要从后面跟着,而不是迎上来,来增加镜头的自然感。

片中有一段,仁波切站在山上,俯瞰壤塘,说“也是实现了师父的心愿吧”。为了这段拍摄,摄制组在中壤塘这个不大的镇子上跑了三天,进行“踩点”。

终于找到了这个角度和光线合适的山坡,拍摄对象嘉阳乐住仁波切爬了50 分钟山,他感叹说,一是在壤塘生活40 多年,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二是这个摄制组,是之前没遇到过的摄制组,对细节的要求太高了。



11月26日,贾珊带着素材从上海飞回日本,为了保险,将硬盘备份留在上海一份。这些疫情下拍摄出来的壤塘唐卡传习所素材,立即被送到日本制作团队手中。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更是进行了无数沟通,一再确认细节,最后请日本藏学家田中公明教授对所有的文字、解说词进行再确认,堪称精益求精。而在日本导演制定台本后的追加拍摄素材,占到了纪录片的三分之二内容,不枉疫情期的艰难拍摄。


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记者在日本网络上看到有好评无数。而NHK纪录片总制作人中岛木祖这样说:“节目获得1.4的收视率,是这天纪录片部门的最高数字。壤塘的神秘氛围、年轻唐卡画师的努力、仁波切的人品,全都通过画面而深深展现了。尤其是去年贾珊团队去壤塘路上遇见的五体投地朝圣者,壤塘牧民家庭拍摄以及上海展览会拍摄,全都水准很高。所以要向贾珊和当地的摄制组致谢。”


上海举办觉囊派唐卡展览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1956年设立)的专务理事看了节目,给导演写邮件说,“壤塘唐卡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不久的将来,一定要欣赏壤塘的唐卡。届时想和日本的年轻画家一起,访问壤塘非遗文化传习所,进行交流。”

这部纪录片的缘起,也就是带来很多中国故事素材的诺娜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微观来说,看到中日拍摄纪录片的不同。比如中国注重很多画面非常漂亮,设备很先进。而从日本导演的角度看,要让人物丰满起来,比如拍摄片中学画唐卡的学生但尚,对他的“密着”拍摄从早上5 点半开始,直到晚上睡觉,日本通过大量的聊天式采访,增加人物的亲切感和完善故事情节。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让中国锦绣河山和悠久故事走出去是非常广阔的范围,每个国家的观众都有各自的收看习惯。一个故事想要走出来,首先题材上具有普遍性,比如这个壤塘唐卡题材,牵涉到传承非遗文化,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这是是各国受众都关注的话题。故事是一个学习唐卡的故事,但是这背后的文化传承,8年以上的刻苦练习,让中日两国受众都可以找到共鸣。再者就是运用所在国观众习惯的角度对故事进行讲述,这个方面,各国的导
演和媒体是最了解他们的观众的,所以创作的自由就基本可交给当地团队。

因为随丈夫外派工作而带着小宝宝来日本的诺娜,在几乎不会日语的情况下,竟已完成让壤塘故事走进日本NHK电视台的壮举。作为在NHK播放的中国内容纪录片,它达成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以追拍为核心。第一次现场没有日本导演。第一次预约购买。第一次版权共享。


80后的诺娜十分谦虚而睿智。她告诉记者,这件事成功,落实到她个人是偶然,而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可以成立却是必然。她很庆幸日本有这样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心怀对保护和传承文明文化的热爱,对中国这个蕴藏着一脉相承古老文明的地方善意而关怀。以壤塘为一次崭新的开端,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中国故事好纪录片能够走到日本,也走向其他国家。目前她正在着手在日本举办唐卡展览,而手中还有很多贡嘎山、青海湖等纪录片素材,希望也能将它们呈现在日本观众面前——因为锦绣河山和其中的人文故事是人类的宝贵财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19220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