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
法国、荷兰相继在全民公决时否决《欧盟宪法条约》,使得《欧盟宪法条约》的批准进程受阻。在25个欧盟成员国中,到目前为止已有九个国家以公投或议会表决方式通过了这个条约。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条约必须在欧盟全部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规定,通过全民公决或议会投票方式批准后方能生效。制定《欧盟宪法条约》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团结欧盟的25个成员国,以便增加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法国与荷兰选民相继否决上述条约的做法表明,未来各方推行欧洲一体化的工作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至于法国、荷兰否决条约的原因则比较复杂。法国人明确的态度是,支持建设一个具有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系统、具有更大的社会公正的欧盟社会,反对采纳美国式的激烈竞争的自由经济模式。可能欧盟总部的运作方式在某些法国人中产生了不小的误解,由于欧盟总部与成员国民众接触少,加之媒体经常批评欧盟机构办事效率低,民众对欧盟的误解加深。扩大后的欧盟机构将更加庞大、要花更多纳税人的钱的说法,无疑也加大了一部分民众对欧盟的反感和抵制。荷兰人则担心,条约将催生一个凌驾在荷兰头上的管家,甚至影响到荷兰在许多问题上的“自由派做法”。也有人对几年前通过的欧元政策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依然记忆犹新,因此许多人对《欧盟宪法条约》的抵触情绪很强。
法国人对欧盟宪法说“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想表达对欧盟的不满。欧洲建设在快速推进过程中,未能解决法国人对欧盟的疑虑、不安和担心,特别是“政治欧洲”的建设难以令民众信服。欧洲一体化按照“先经济,后政治”的模式推进,现实情况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欧盟经常难以统一立场。尤其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欧盟不仅未能“以一个声音说话”,反而出现了“新、老欧洲”之争。欧盟不同国家之间的立场对立,使一般民众对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产生怀疑。同时,欧盟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也导致民众不满。当欧元诞生时,人们对欧盟经济满怀憧憬。但是,由于欧盟内部和外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欧盟经济未能如宣传的那样出现高增长,也未能为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法国荷兰的否决何种程度上影响到欧洲统一的步伐令人关注。耗费3年心血才完成的《欧盟宪法条约》很有推倒重来的危险。从理论上讲,欧盟宪法必须经过欧盟25个成员国全部批准后才能正式生效。有鉴于此,现实促使欧盟进行自我反省,欧盟需要消除快速膨胀给老成员国民众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期在实现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重新寻求突破。
总体上看,欧洲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因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欧盟本身也经过许多挫折才发展到了今天的局面。欧洲在统一进程中已经遭遇了六次较大的危机。现在法国和荷兰并没有就此退出欧盟,欧盟也没有四分五裂。因此,目前欧盟遇到的只是一场“危机”,而不是一个“ 灾难”。在长达五十年的一体化进程中,欧洲人早已学会了如何应付危机,学会了如何妥协与平衡。欧盟很有可能要求法国和荷兰等否决欧宪条约的国家举行第二次投票。即便法国或其它欧盟成员国最终否决了欧宪条约,这也不会是欧宪条约的末日。欧盟可能会沿用处理英国暂不加入欧元区的办法,给予法国选择不加入欧宪条约的权利,但不妨碍欧宪条约的生效。
法国、荷兰相继在全民公决时否决《欧盟宪法条约》,使得《欧盟宪法条约》的批准进程受阻。在25个欧盟成员国中,到目前为止已有九个国家以公投或议会表决方式通过了这个条约。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条约必须在欧盟全部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规定,通过全民公决或议会投票方式批准后方能生效。制定《欧盟宪法条约》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团结欧盟的25个成员国,以便增加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法国与荷兰选民相继否决上述条约的做法表明,未来各方推行欧洲一体化的工作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至于法国、荷兰否决条约的原因则比较复杂。法国人明确的态度是,支持建设一个具有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系统、具有更大的社会公正的欧盟社会,反对采纳美国式的激烈竞争的自由经济模式。可能欧盟总部的运作方式在某些法国人中产生了不小的误解,由于欧盟总部与成员国民众接触少,加之媒体经常批评欧盟机构办事效率低,民众对欧盟的误解加深。扩大后的欧盟机构将更加庞大、要花更多纳税人的钱的说法,无疑也加大了一部分民众对欧盟的反感和抵制。荷兰人则担心,条约将催生一个凌驾在荷兰头上的管家,甚至影响到荷兰在许多问题上的“自由派做法”。也有人对几年前通过的欧元政策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依然记忆犹新,因此许多人对《欧盟宪法条约》的抵触情绪很强。
法国人对欧盟宪法说“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想表达对欧盟的不满。欧洲建设在快速推进过程中,未能解决法国人对欧盟的疑虑、不安和担心,特别是“政治欧洲”的建设难以令民众信服。欧洲一体化按照“先经济,后政治”的模式推进,现实情况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欧盟经常难以统一立场。尤其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欧盟不仅未能“以一个声音说话”,反而出现了“新、老欧洲”之争。欧盟不同国家之间的立场对立,使一般民众对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产生怀疑。同时,欧盟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也导致民众不满。当欧元诞生时,人们对欧盟经济满怀憧憬。但是,由于欧盟内部和外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欧盟经济未能如宣传的那样出现高增长,也未能为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法国荷兰的否决何种程度上影响到欧洲统一的步伐令人关注。耗费3年心血才完成的《欧盟宪法条约》很有推倒重来的危险。从理论上讲,欧盟宪法必须经过欧盟25个成员国全部批准后才能正式生效。有鉴于此,现实促使欧盟进行自我反省,欧盟需要消除快速膨胀给老成员国民众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期在实现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重新寻求突破。
总体上看,欧洲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因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欧盟本身也经过许多挫折才发展到了今天的局面。欧洲在统一进程中已经遭遇了六次较大的危机。现在法国和荷兰并没有就此退出欧盟,欧盟也没有四分五裂。因此,目前欧盟遇到的只是一场“危机”,而不是一个“ 灾难”。在长达五十年的一体化进程中,欧洲人早已学会了如何应付危机,学会了如何妥协与平衡。欧盟很有可能要求法国和荷兰等否决欧宪条约的国家举行第二次投票。即便法国或其它欧盟成员国最终否决了欧宪条约,这也不会是欧宪条约的末日。欧盟可能会沿用处理英国暂不加入欧元区的办法,给予法国选择不加入欧宪条约的权利,但不妨碍欧宪条约的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