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日本华人教授会议成立二周年。5月28日,教授会议以“建设东亚共同体”为主题,召开了国际研讨会。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应邀与会,并在论坛开始之际,就推进“东亚共同体”问题发表了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积极立场。王毅的发言论述,与日前他参加日经“亚洲未来”论坛时提供的观点是一致的。有关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话题越来越成为地区焦点,十分值得关注。
在本次论坛上,韩国原外相孔鲁明发表了题为“东亚共同体与韩日中关系”的演讲,岩手县立大学校长、原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成发表了“面向东亚共同体成立──日本应该怎么做”的演讲。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法律部总经理赵利国和探查担当经理王彦发表的有关中日东海石油纷争的报告充满说服力,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代表朱建荣教授在论坛开场的主旨说明中指出:当前东亚地区发展呈现出两个倾向:一方面出现统合、协力与合作倾向,今年年末召开第一届东亚峰会,各国将加速地区间的FTA和经济一体化趋势;另一方面,地区内部的摩擦和对立客观存在,同时,经济不平等发展、恐怖威胁、毒品泛滥等非传统威胁也存在。本次研讨会希望从大视野出发,把握发展大方向,对东亚未来不持悲观态度,化解摩擦,提供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
王毅大使在演讲中全面论述了东亚协调合作,走向一体化的现实和前景。目前,东亚人口占世界近1/3(32%),GDP总量超过世界1/5(21%),贸易总量占世界的1/4(26%),外汇储备占世界的60%。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东亚贸易总额的53%,区内投资占东亚引资总额2/3。区域内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织,新型产业、投资和贸易循环初具规模。去年以来,东亚形成了新的合作态势。以成立东亚共同体为长远目标,今年底将召开首届东亚峰会。这是东盟与中日韩的10+3模式的新展开,影响深远。
目前对于东亚共同体的组成、功能、地位和作用等已出现了各种议论和关注。我愿意提出一些看法。
1、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和先导。亚洲各国的传统和历史各不相同。东亚各国的对话与合作首先必须在共同关心,容易出成果的领域入手。率先展开经济协力是不二之选。
2、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亚洲各国大小强弱差别很大,中小国家非常担心在区域合作的进程中被边缘化。中日韩有必要明确承认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进程将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在此前提下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
3、建设东亚共同体比较现实可行的路线图可能是:东盟自身的一体化进程应该保持领先一步态势;融合各种双边、三边、多边合作,建立东亚FTA,最终走向东亚共同体的目标。
4、坚持平等对话,互利双赢。尊重东亚各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东亚文化多样化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理念。承认发展模式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要求,希望东亚共同体能给世界带来一个强烈的印象。
5、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东亚各国是地区的核心和主力。美国在东亚有传统利益和现实观照。东亚各国都在发展。这种发展是开放性的,也是以利益互相设定为基础的。东亚各国会照顾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但更需以自立开发和建设为主。
6、处理好东亚合作与其它机制的关系。东亚共同体与其它各种地域组织框架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本地区的多边机制和双边安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并行不悖,共同存在。
7、中日韩三国在东亚协力中应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三国已经形成了紧密的经贸联系,对东亚协力负有共同责任。三国应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面向未来推进文化、环境、IT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中日韩三国在FTA和能源产业合作方面起步晚了。中国提议中日韩尽快启动FTA协议。
中日是地区内的两个大国,GDP占东亚的83%,人口占东亚的70%,贸易量占东亚的55%以上。中日两国对东亚情势有关键性影响。东亚共同体能否加速,能否成功,东盟能否切实发挥作用,与中日关系及两国的意愿也密切相关。这是历史交付给中日两国的重大使命,为此,良好和稳定的中日关系备显重要。为此:
1、振兴亚洲,是中日两国最大的共同利益,这应成为推进中日关系的原动力。
2、中日两国回到复交原点,必须以三个共同文件为关系原则,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切实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中日展开经常性对话,以此来解决各种摩擦,促进交流与合作。
3、中日应摆脱争夺地区主导权的传统思维,强调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新的发展理念。中日共同协作发展,是支持并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有力保证。
在本次论坛上,韩国原外相孔鲁明发表了题为“东亚共同体与韩日中关系”的演讲,岩手县立大学校长、原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成发表了“面向东亚共同体成立──日本应该怎么做”的演讲。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法律部总经理赵利国和探查担当经理王彦发表的有关中日东海石油纷争的报告充满说服力,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代表朱建荣教授在论坛开场的主旨说明中指出:当前东亚地区发展呈现出两个倾向:一方面出现统合、协力与合作倾向,今年年末召开第一届东亚峰会,各国将加速地区间的FTA和经济一体化趋势;另一方面,地区内部的摩擦和对立客观存在,同时,经济不平等发展、恐怖威胁、毒品泛滥等非传统威胁也存在。本次研讨会希望从大视野出发,把握发展大方向,对东亚未来不持悲观态度,化解摩擦,提供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
王毅大使在演讲中全面论述了东亚协调合作,走向一体化的现实和前景。目前,东亚人口占世界近1/3(32%),GDP总量超过世界1/5(21%),贸易总量占世界的1/4(26%),外汇储备占世界的60%。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东亚贸易总额的53%,区内投资占东亚引资总额2/3。区域内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织,新型产业、投资和贸易循环初具规模。去年以来,东亚形成了新的合作态势。以成立东亚共同体为长远目标,今年底将召开首届东亚峰会。这是东盟与中日韩的10+3模式的新展开,影响深远。
目前对于东亚共同体的组成、功能、地位和作用等已出现了各种议论和关注。我愿意提出一些看法。
1、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和先导。亚洲各国的传统和历史各不相同。东亚各国的对话与合作首先必须在共同关心,容易出成果的领域入手。率先展开经济协力是不二之选。
2、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亚洲各国大小强弱差别很大,中小国家非常担心在区域合作的进程中被边缘化。中日韩有必要明确承认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进程将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在此前提下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
3、建设东亚共同体比较现实可行的路线图可能是:东盟自身的一体化进程应该保持领先一步态势;融合各种双边、三边、多边合作,建立东亚FTA,最终走向东亚共同体的目标。
4、坚持平等对话,互利双赢。尊重东亚各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东亚文化多样化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理念。承认发展模式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要求,希望东亚共同体能给世界带来一个强烈的印象。
5、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东亚各国是地区的核心和主力。美国在东亚有传统利益和现实观照。东亚各国都在发展。这种发展是开放性的,也是以利益互相设定为基础的。东亚各国会照顾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但更需以自立开发和建设为主。
6、处理好东亚合作与其它机制的关系。东亚共同体与其它各种地域组织框架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本地区的多边机制和双边安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并行不悖,共同存在。
7、中日韩三国在东亚协力中应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三国已经形成了紧密的经贸联系,对东亚协力负有共同责任。三国应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面向未来推进文化、环境、IT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但目前,中日韩三国在FTA和能源产业合作方面起步晚了。中国提议中日韩尽快启动FTA协议。
中日是地区内的两个大国,GDP占东亚的83%,人口占东亚的70%,贸易量占东亚的55%以上。中日两国对东亚情势有关键性影响。东亚共同体能否加速,能否成功,东盟能否切实发挥作用,与中日关系及两国的意愿也密切相关。这是历史交付给中日两国的重大使命,为此,良好和稳定的中日关系备显重要。为此:
1、振兴亚洲,是中日两国最大的共同利益,这应成为推进中日关系的原动力。
2、中日两国回到复交原点,必须以三个共同文件为关系原则,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切实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中日展开经常性对话,以此来解决各种摩擦,促进交流与合作。
3、中日应摆脱争夺地区主导权的传统思维,强调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新的发展理念。中日共同协作发展,是支持并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