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连宋登陆 两岸回春
日期: 05年05月2期
  ◆ 申 文
  台湾在野党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世人待望已久的“胡连会”和“胡宋会”,有望为两岸关系开启新的纪元。
  国民党离开大陆5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60年。国民党参访团本次回到大陆,一草一木皆关情。连战相继用“相见恨晚”,“难能可贵”和“绵薄之力”来概括“和平之旅”的心情。宋楚瑜率亲民党参访团首次出访大陆,也喊出了“慎终追远,不忘根本”、“两岸本是一家亲”的话语,令人感慨。舆论观察到,连战与胡锦涛握手,实现了国共和解,但从“和解”到“合作”,并非一蹶而就,还需要累进铺垫,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由此,连战之行重在和解的象征意义,“和平之旅”恰如其分。宋楚瑜携与民进党陈水扁达成的十点共识出访大陆,其定位较之连战的“和平之旅”更进一步,自谓“搭桥之旅”。虽然宋楚瑜否认充当陈水扁的传话人,但“搭桥之旅”的作用就是在“胡四点”与“扁宋十共识”之间寻求沟通的可能。可见,宋虽后行,在轰动性和关注度方面稍逊一筹,但他承担的使命更重,“胡宋会”涉及的问题可能更具实质性。
  连宋相继出访大陆,为两岸关系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政治效应。仅在一个多月前,还有数十万台湾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而现在这种对抗性的情绪已经烟消云散。在连宋大陆行的感召下,台湾感染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人们谈论的话题不再是统独之争,而更多关切两岸改善关系的愿景,许多人开始兴奋地等待着大熊猫的到来。
  连宋登陆,使两岸回春,更为每隔9年就有一大变化的两岸关系开启了新纪元。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来透视连宋登陆,是一种深刻而有效的理解方式。自1978年中国大陆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并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两岸关系可以被解读为起承转合4个阶段。1978-1987年,两岸民间互动悄然揭幕,是“起”的阶段;1987-1996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湾对大陆间接贸易和投资和也获松绑,两岸经贸文化交流顺势扩大,这是“承”的阶段,其发展高潮就是1993年实现的“汪辜会谈”;1996-2005年,以台湾实行民选总统为开端,两岸关系进入震荡期,屡临危机边缘:李登辉访美,大陆试射导弹,陈水扁接盘,民进党执政,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去中国论,公投制宪等撕裂两岸关系的言行举措接连出现,两岸关系经受巨大考验,这是“转”的阶段;2005年起至未来,以连宋登陆、国共和解为契机,两岸华夏子孙与和平力量携起手来,力挽“台独”狂澜,创造出以乡情亲情为基础的理性对话局面,两岸关系有望从霜刀雪剑的危境一转而进入春暖花开新境界,这是“合”的阶段的开始。
  在当前,连宋登陆已产生了政治连带效应,陈水扁也透露出愿与北京接触的意愿。他在南太平洋访问时还曾表示:连宋访中只是序幕,两岸直接对话可能比预期来得更早。对此,大陆方面早已表达了在一中原则下,可以既往不咎,愿与台湾所有政治人物见面的方针。国际舆论有分析称,胡锦涛以“反分裂法”满足了北京强硬派之后,正开始施展对台弹性策略,因为如果再被动地等待2008年陈水扁卸任,未来3年将发生不可测的变量。
  迄今,胡锦涛与连宋实现的还是政党交流,如何由政党交流过渡到政府对话,这将是考察并评价连宋登陆成果的重要选项。从现实效应来看,连宋登陆的政治作用就是营造气氛、创造条件,吹散长期笼罩在两岸关系上的阴霾,成果彰显;从长时段来考察,连宋登陆是否能引导两岸最终达成政治和解,走上民主、自由、和平的统一之路,这种深远的历史意义尚有待事实来检验。
  但无论如何,本次连宋能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毅然出访大陆,突显了政治家的勇力和风范;大陆能够接纳连宋回家,允许他们在所到之处传教布道──传中华民国之教、布三民主义之道,并提供北大、清华等最高讲坛,现场直播演讲,也显示了前所未有的胸怀和自信。连宋登陆向世界传达出的信息是:两岸观念交集越来越大,政治公约数已经形成。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1123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