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 文
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在爱知县名古屋成功开幕,在21世纪之初,构建了人类科技和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圣典。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经过精心筹备,终于在3月25日面向全世界惊艳现身。在为期半年的展览期间,爱知世博会将通过各种最新技术来揭示宇宙和生命的信息、展开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推进循环社会成型。爱知世博会在定位上可归结为四个方面。1、创造:壮大的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事业;2、交流: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场所;3、空间:从日本面向世界的发信场;4、时间:从现在面向未来的发信场。由此,爱知世博会不仅是技术汇集、文明展示,更是自然天地,梦幻乐园。
在本届世博会闭幕式时,上海市将从爱知县手上接过世博会大旗,开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蓝图,因此,爱知世博会的得失经验特别受到中国人关注。从世博会已经展现出来的超前观念、领先技术和未来型生活模式来看,爱知世博会确实堪为上海世博会学习和借鉴的活教材。
首先,始于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是人类展示发展成果、交流发展经验、解决发展问题的国际性盛会,享有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里的“奥林匹克盛会”之称。一个半世纪以来,世博会一贯以领先时代的新创造和新发明为主,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成为人类最新文明成果的展示场。爱知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综合博览会,拥有日本强大的综合财力、技术力和组织力作为后盾,其中尤以超高的技术含金量让人耳目一新。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在世博会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指向未来的科技文明和生活模式,才是世博会的真正主角,也是吸引眼球的真正看点。
其次,日本在1970年举办大阪世博会,又在2005年举办爱知世博会。两届世博会相隔35年,日本也由高度成长年代进入到了稳定发展状态。时移世易,需求变换,日本的两届世博会表现了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的社会观念和世代需求。大阪世博会以“人类的进步与协调”为主题,展示经济高速成长时期不可抑止的发展豪气和发展成就,但也流露出浮躁凌厉的一面;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显示日本在过去35年里历经“成长-泡沫-堕落-恢复”这样一条发展曲线后,终于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取向上回归理性思考,重拾东方智慧,逐步迈入沉静舒缓的发展进程。在爱知世博会上,缅怀过去的辉煌不成为主流,赞美当下的成就也并不耀眼,面向明天的未来取向才是受到追捧的时代观念和价值主流。由最新科技支撑起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未来型生活模式崭露头角──现在的努力,眼前的一切,不是自我陶醉的乐园,而是创造未来的工具。未来取向为爱知世博会奠定了高拔的价值起点。
其三,从人类学的角度着眼,人类经历了技术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制度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目前进入了观念主导的科技文明时代。爱知世博会的最大时代特征,就是全力展现观念主导的科技文明。从日本政府馆、民间企业馆,到各个国家的展馆,纷纷呈现出两大共性:1、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想象力,构建大胆的创意空间;2、实物展示逐渐落伍,由成熟的现代影像技术营造变幻莫测的虚空间,为观众提供超现实的感受和体验已成为世博会一大风景。显然,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科技文明必须由观念主导才能有所作为。世博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由物到象、由形到神”的转化过程,观念的力量越来越举足轻重。以地球和人类为背景的执着信念、和谐理念和超前观念,才是决定世博会能否举办成功,能否长留人心的关键。
由此可见,爱知世博会非为日本人所办,而是为全人类举办;爱知世博会的功能不惟让日本人了解世界,而是充满了前瞻性,旨在为人类的未来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爱知世博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推动日本发展,而是为了促进人类与地球共生,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原创力。上海如果能汲取爱知的精意,以更高的起点来定位世博会、以更广的视野来展开世博会,才有望办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届世博会。
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在爱知县名古屋成功开幕,在21世纪之初,构建了人类科技和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圣典。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经过精心筹备,终于在3月25日面向全世界惊艳现身。在为期半年的展览期间,爱知世博会将通过各种最新技术来揭示宇宙和生命的信息、展开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推进循环社会成型。爱知世博会在定位上可归结为四个方面。1、创造:壮大的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事业;2、交流: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场所;3、空间:从日本面向世界的发信场;4、时间:从现在面向未来的发信场。由此,爱知世博会不仅是技术汇集、文明展示,更是自然天地,梦幻乐园。
在本届世博会闭幕式时,上海市将从爱知县手上接过世博会大旗,开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蓝图,因此,爱知世博会的得失经验特别受到中国人关注。从世博会已经展现出来的超前观念、领先技术和未来型生活模式来看,爱知世博会确实堪为上海世博会学习和借鉴的活教材。
首先,始于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是人类展示发展成果、交流发展经验、解决发展问题的国际性盛会,享有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里的“奥林匹克盛会”之称。一个半世纪以来,世博会一贯以领先时代的新创造和新发明为主,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成为人类最新文明成果的展示场。爱知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综合博览会,拥有日本强大的综合财力、技术力和组织力作为后盾,其中尤以超高的技术含金量让人耳目一新。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在世博会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指向未来的科技文明和生活模式,才是世博会的真正主角,也是吸引眼球的真正看点。
其次,日本在1970年举办大阪世博会,又在2005年举办爱知世博会。两届世博会相隔35年,日本也由高度成长年代进入到了稳定发展状态。时移世易,需求变换,日本的两届世博会表现了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的社会观念和世代需求。大阪世博会以“人类的进步与协调”为主题,展示经济高速成长时期不可抑止的发展豪气和发展成就,但也流露出浮躁凌厉的一面;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显示日本在过去35年里历经“成长-泡沫-堕落-恢复”这样一条发展曲线后,终于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取向上回归理性思考,重拾东方智慧,逐步迈入沉静舒缓的发展进程。在爱知世博会上,缅怀过去的辉煌不成为主流,赞美当下的成就也并不耀眼,面向明天的未来取向才是受到追捧的时代观念和价值主流。由最新科技支撑起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未来型生活模式崭露头角──现在的努力,眼前的一切,不是自我陶醉的乐园,而是创造未来的工具。未来取向为爱知世博会奠定了高拔的价值起点。
其三,从人类学的角度着眼,人类经历了技术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制度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目前进入了观念主导的科技文明时代。爱知世博会的最大时代特征,就是全力展现观念主导的科技文明。从日本政府馆、民间企业馆,到各个国家的展馆,纷纷呈现出两大共性:1、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想象力,构建大胆的创意空间;2、实物展示逐渐落伍,由成熟的现代影像技术营造变幻莫测的虚空间,为观众提供超现实的感受和体验已成为世博会一大风景。显然,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科技文明必须由观念主导才能有所作为。世博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由物到象、由形到神”的转化过程,观念的力量越来越举足轻重。以地球和人类为背景的执着信念、和谐理念和超前观念,才是决定世博会能否举办成功,能否长留人心的关键。
由此可见,爱知世博会非为日本人所办,而是为全人类举办;爱知世博会的功能不惟让日本人了解世界,而是充满了前瞻性,旨在为人类的未来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爱知世博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推动日本发展,而是为了促进人类与地球共生,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原创力。上海如果能汲取爱知的精意,以更高的起点来定位世博会、以更广的视野来展开世博会,才有望办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届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