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见闻录
■ 本报记者 孙辉
以中国为背景,河南是一个正在奋起直追、谋求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以河南为背景,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艰难取舍、辗转腾挪的身躯。中国在变,河南在变,无论是渐变或者突变,都在书写著世道沧桑。3月,记者来到河南,再次目睹了中原大地巨大的发展变化。
资本逐浪中原
“三月三,拜轩辕”,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3月24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在郑州新郑市黄帝故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两万余名炎黄子孙带著对故乡的思念、对始祖的崇敬,共拜轩辕。在拜祖大典的同时,一场资本大潮逐浪中原的大戏同时上演。为了迎八方客商,争取更多“真金白银”,河南政府特意把第七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安排在同期举行。今年的投洽会现场签约415个项目,总投资3006亿元,这个数字与上届投洽会相比,几乎翻倍。
2011年9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境内外客商提供了投资、创业的广阔空间。
今年的投洽会,来自境内外175个团组、160余家国内外500强企业、知名跨国公司的高管和代表共约4000名境内外客商云集河南。
英特尔公司明确表示将在汽车电子方面与宇通公司等河南企业进行合作;此外,沃尔玛要在信阳、商丘开店,美国通用要在郑州打造航空产业基地……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池添洋一明确表示为目前投资河南较少而遗憾。作为康师傅的最大股东,伊藤忠目前在河南还是间接投资。“这次考察,信心倍增。下一步,我要马上带我们的有关部门来河南考察,主要是粮食、食品加工……”池添洋一已经迫不及待。
据了解,2011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达326.4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3.1%。2011年河南省进出口增速仅次于重庆,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进口增速全国第四,出口增速全国第四。
人口与劳动力优势凸显
3月底的一天,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员(CEO)蒂姆.库克参观富士康集团旗下郑州一家iPhone制造工厂,人们突然发现河南郑州瞬间竟成为苹果产品的生产基地。
河南曾长期是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因为吸纳就业有限,河南人每年有一两千万在外打工。河南农村劳动力明显朝省内转移从2009年、2010年就已经开始。而在2011年,出现了转折点,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了省外。
这种变化和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有关,其中尤以富士康为代表。而人口优势是吸引企业落户河南的主要原因之一。
富士康现在在郑州布局了三个厂,分别位于新郑航空港区、中牟白沙镇和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单是航空港区,现在就有13万人,而3年后将会形成60万人的员工规模,未来这块区域的人口规模将超过150万。
围绕著富士康,正在形成一个“热岛”,“岛内”是工厂和工地,热火朝天,岛外还是麦田和枣林。新郑市航空港区的变化最为明显。当地枣园村居民说,富士康没来之前,这里只有麦地和枣林。
“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招募如此多的用工者,可以说举全省之力。我们单位就接到了要求推荐一名员工给富士康的任务,推荐一人,可获得几百元奖励。”一位中学老师表示。
2010年6月,河南省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专门组建了一个工作小组,在河南全省展开富士康的专项招聘工作。
河南省18个地级市都被分配了相应的招工指标,比如郑州市、洛阳市都有1万名的任务。此外,河南省还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划拨钱款补贴招工人员。
这一招工计划,被层层落实到村镇、街道。一时间,给富士康招工成为河南省各个基层单位的重心工作之一。
举全省之力的结果是,2010年7月初,富士康富泰华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在郑州市出口加工区正式注册,仅仅1个月后就开工生产。两个月后的9月8日,富士康富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落户郑州市中牟县,并在1个月后开工投产。
在目睹河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耳闻了在行政管理、经济活动等方面不真实、不合法、不透明的现象,在赞叹河南经济腾飞的同时,这些社会乱象同样让人触目惊心。
危机四伏的草根金融
“现在公司没什么事情可以不去上班了。”说这话的王女士在郑州一家担保公司上班,一年前她可不是这么说的。去年这个时候,她曾很自豪的说:“我的收入比老公还要高。”
伴随著经济急速增长,在金融业艰难的开放之路上,河南担保业为民间金融史提供了一个纹理清晰的切片。
过去几年,河南省担保公司膨胀的速度堪称全国之最——根据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的数据,2010年底已从2007年的100多家飙升至1640家,约占全国的1/4。
疯狂的结果,是这场前所未有的资金之痛——2011年底开始,部分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或者涉嫌诈骗败露等原因,无法按期承兑储户本息。受此影响,一些合法经营的投资担保机构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挤兑。当地业内人士估算说,这次危机将使近千亿民间资金告急,波及近十万投资者。
去年3月,记者在郑州看到满大街都是担保公司的广告,街道十字路口、大型写字楼广场都有人发放理财宣传单,甚至三电动车、老年代步车上,修锁、修自行车的摊位边上,都有投资担保公司的广告。
而今年,这些大广告踪迹不见。随手拿起《东方今报》,看到的一个题为“投资.贷款”的版面,排满了“当天放款”“快速贷款”之类的小广告。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另外一个题为“商务.咨询”广告版,以同样的排版方式密密刊登著“收购欠条”“专业清纠纷”的广告。
住房乱象丛生
“买经济适用房?不通过关系那不是和买彩票差不多。”张志伟说。他住在郑州北部的经济适用房小区阳光嘉园里,对购买经济适用房,他深有感触。
“这小区里,大户型、位置好的房子多是通过关系才申请到的,多数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看看小区里停的高档轿车就知道了。也有通过正常渠道申请的,都是靠路边的中小户型。虽然我符合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但也是托人才拿到号的。”
“住这里多好啊,现在连停车费都没人缴纳,物业费仅0.38元/平米。”张志伟2005年就住进了这个小区,当时售价1300元/平米,如今这个小区的二手房挂牌价近7000元/平米。
添了孩子后,现在张志伟一家三世同堂住在一起,他庆幸地说:“如果当时不是托熟人,出手快,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再买得起房子了。”
近年来,“开豪车住经适房”“经适房用地被开发成高档别墅”“机关用地被盖成福利房”被等丑闻频频见诸报端。在全国也屡见不鲜的经济适用房指标倒卖行为,一度在郑州泛滥。当地群众对经适房管理混乱、分配不公、以权谋私等问题依旧反映强烈。
今年2月,一批涉及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以及与此关联的行贿系列案件审结。隐藏在经济适用房市场幕后的惊天黑洞被一点点暴露在阳光之下。
在此巨大的黑洞中,郑州市二七区原区委常委、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等人相继落马,大批户籍民警、基层公务员涉案。
被查出购房者中有的伪造户籍信息,有的伪造婚姻信息,有的伪造房产信息,有的能够核实的所有信息全是伪造的。“利益链条环环相扣,官商勾结节节腐败。”一位审判法官如此评价。
住房乱象不仅表现在经济适用房,涉嫌集体贪污的“团购房”“内部房”也成为各政府部门心照不宣。
最近媒体爆料,河南省工商局在一块用途为机关用地的土地上修建住宅小区,以解决内部职工的“住房困难”,虽然该小区证照不全,但已获郑州市有关领导批准。据一内部人士介绍,该单位大部分人都不缺房子,很多人还有两三套。
“如今,郑州郑东新区房价已经超过1万/平米,老城区也在7000/平米以上。前几年通过熟人、关系买到经适房、内部房的人都赚到了。”张志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