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82对28的背后
日期: 04年12月4期
  杨振宁要和翁帆结婚了;一个82岁的老人要和一个28岁的年轻人结婚了;一个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要和一个正在就读的研究生结婚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和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结婚了。
  上面的所有表达都是在说同一件事情,不知道哪个表达是你心里的表达。相信大多数的人认同的应该是第二吧?82对28可能还不能完全传递出这次婚姻的奇特,事实上翁帆的父亲也才不过63岁,54岁的差距就是两代人的差距。够惊世骇俗么?如果还不够,那么想想杨振宁在科学领域的地位,就可以知道这段婚姻会在全世界引起多大的反响。是这样的,尽管大部分人会对这段婚姻的年龄落差表示惊奇,但是同样的大部分人也一定表示出理解,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和别人无关,就是100 岁的差距也罢,要娶的不是自己,要嫁的也不是自己,管这么多闲事干吗呢?毕竟不是保守的年代了。也许能够这样吸引眼球的,更多的是因为男主角是杨振宁吧?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新闻背后有着有趣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点点体会一下。
  先是各个媒体的炒作,然后纷纷出来表示祝福,大都一副理解万岁的模样。笔者对这样的姿态实在不太以为然。婚姻本是两个人的事情,别人理解还是不理解好像不是很重要。是不是一定要表示一下理解和祝福才是开放不保守呢?看到很多媒体出来讲杨振宁和翁帆的爱情故事,并且渲染出很多所谓郎才女貌的细节,好像他们两个是绝配一样。我们能不能正常一点看待这个事情?有什么说什么,不要刻意地作出一副现代人的开放模样。就我个人而言,杨振宁的婚姻无论是什么样子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并不代表我能够理解82岁和28岁之间产生的夫妻之情。年龄相差半个世纪,所学专业完全不同,可以说在人生经历和学识上他们都没有太多的共同点,而且现在看起来,他们的交往时间也不长。就是说一见钟情发生在82岁的老人和28岁的年轻人之间,按照我的思维是理解不了的。没有人有权力对他们的婚姻指手画脚,但是同样没有人有义务一定要对他们的婚姻表示理解。媒体上千篇一律的对于他们之间感情的美妙描写,多少有点惺惺作态。
  也有很多老百姓私下说翁帆是为了名利,这样的评论未免恶毒,但是假如理解不了两人的感情,那么这段婚姻总得有点目的性,不然确实不合理,做如此猜测也是情理之中的。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议论虽然失礼却更加真实和不做作。有记者采访翁帆的父母,翁的父亲说:女儿嫁给杨振宁他们表示祝福并同时感到光荣。嫁个女儿高兴就挺好,干吗感到光荣?这光荣从何而来的?光荣的背后到底有些什么有趣的潜台词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女婿是杨振宁吧?女儿的婚姻是自由的,父母当然无权干涉,不过假如女儿要嫁的是一个82岁的普通老人,不知道开明的父母会不会出来劝说一下女儿不要太冲动。
  我们的社会处在转型期,我们走向开放,所以要学会接纳很多事情,而事实上真正健康的开放在于包容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同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包容不代表理解和接受。不要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但是同时保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才是正解。祝福杨振宁的未来,但是82岁对28岁的爱情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事情,仅此而已。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930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