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济﹃过热﹄不是小疾 / □ 若 谷
日期: 04年07月4期
  夏的热浪正如烈焰般炙烤着中国大地。恰逢此时,中国经济的新一轮“ 热浪”也同样在全国各地波涛迭涌。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第三次“热潮”,政府高层对此极为关注,及早调集了各种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期防止由局部过热进一步扩散为全面高烧,并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和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过热”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需求过量增长,并超过社会总供给的经济运行态势。目前,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是:一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规模过大,由此引发煤、电、油、运等方面的供求关系紧张,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因此,经济“过热”的征兆已经显现。为了遏制经济“ 过热”局面进一步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国务院及其下属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经济“降温”的强制性调控措施,并对不合理的土地占用情况进行清查,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整顿。上海、北京等地的一些超大型工程项目已在近期被勒令停工缓建。这些被称为“点?x车”式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经推出,不仅即刻在国内金融市场掀起了巨大波澜,而且很快就影响到了全球的金融市场的走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环球同此凉热”的态势正在形成,日益强盛的中国经济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在变得举足轻重。
  新一届中央政府上任后,一直反复强调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这无疑是中央高层的一个深谋远虑、高屋建瓴的行政思路和治国理念。然而,到了地方政府那里,片面的政绩冲动和盲目的利润意识依然根深蒂固。在这一轮经济“过热”中,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国有银行又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财政后盾的角色。几大热点行业的疯狂投资和火热扩张的背后,其实是由国有银行在承担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而这些国有银行之所以肯冒如此风险,实际上又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幕后指使,当然,同时也与这些国有银行急于降低现有呆坏账比例,以谋求尽快上市的潜在动机直接相关。而这种不惜以造成新的坏帐的方式削减现有呆坏账比例的做法,从长远来说又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中国目前的经济“ 过热”实际上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体制性“过热”。金融体制及其经营方式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就无法从源头上解决中国经济周期性或偶发性“过热”的问题。
  对于人类的肌体而言,随着时令节气的冷暖更迭,感冒、发热就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不足为怪,也不必惶恐,因为人类早已经找到了制服这一病症的良药。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时而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则不是一件可以轻易忽视的小疾。因为,持续的经济“过热”,小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金融恐慌,大则会导致经济危机甚至经济崩溃。只有综合诊断,才能找出病源;只有系统施治,才能药到病除,并避免反复发作。正如治愈任何一次疾病,都会对人的肌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一样,调控和调理任何一次经济“过热”,也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元气构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才是卓越的政治家所应具备的治国素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695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