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夹缝生存者的尴尬处境
日期: 05年07月2期
   ◆ 申 文
   中日关系风不调雨不顺为时不短了,政冷不仅影响到经热,也影响到两国人民的交流往来,更影响到华人的在日生活。政治是抽象的,以原则为先;生活是具体的,以感受为主。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中日关系阴风冷雨大气候的笼罩下,华人在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尴尬事例也在增多。这种景象,在友好气氛浓郁的年代里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中日领导人都认识到政治关系的长期僵峙与恶化,对两国利益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改善关系的意愿往往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致使中日关系每况愈下,贻害深远。在这个过程中,在日华人最敏锐、最直接、最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两国关系淡化之后的乖戾气氛,也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遭遇到许多大小不一的尴尬处境。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和国际化社会,日本虽不至于掀起排外之风,但社会情绪和社会风气的绎动还是可以被人感知的。或许,上层社会行事比较含蓄理性,下层民间则容易情绪躁动;大人知书守礼,小孩则童言无忌。从日本媒体逐渐转变的报道倾向中,可以推测每天耳闻目染而受到熏染的日本民众对中国、对华人未必还会有满腔的热诚。
   这种事实意味着,华人在日生存的风险扩大了,华人在日发展的成本增加了。目前的中日关系对在日华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认清现状,面对中日关系可能发生的进一步恶化而做好心理准备,这是华人难以回避的选择。
   面对因政治分歧、历史对立、文化误解而导致的生活尴尬,在日华人怎么办?建议有二:一是调整心态;二是有所作为。所谓调整心态,就是未雨绸缪,拓宽胸襟。华人在生活交往中,不宜把自己作为正义和真理的化身,应时刻保持一个“人”的基本姿态。如果能够把自己和别人都看作纯粹的“人”,去掉所有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的修饰语,那样才有可能真正达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谓有所作为,就是求同存异,消除误会。华人当然需要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但也应该心平气和地倾听他人的看法。华人对改变中日关系的大气候无能为力,但至少可以营造生活和工作的小环境,用自己的行动和解释去感染身边的日本人,哪怕少至一人。
   在中日关系日益紧迫的日子里,在日华人是夹缝里的生存者,也是促进理解、拉近距离的中介人。在华人的身上,积淀着中国的精神烙印,也汇聚着日本的社会信息。华人在中日之间遭遇尴尬,也在中日之间占有优势。每时每刻的切身感受告诉人们,只有真正发展友好关系,才是中日两国之幸,才是在日华人之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221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