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反日是一种脱背景的演出? / 日本大众文化渗透中国弥深弥广
日期: 04年01月4期
  本报讯(记者 张石 向轩)农历大年初一,在北京的一家大酒店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晚会。700多名十几岁,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女聚集一堂,他们穿著夏季和服和日本动画片中的各种奇装怪服,拖着日式木屐,演奏日本音乐,热心抢答有关日本的各种问题——这是北京的“日本迷”大集会。最近,无论是中国媒体还是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青年一代对待日本的态度时,经常以“强烈的反日倾向”一言以蔽之,但晚会的光景与此反差巨大。
  最近,日本法政大学国际日本学研究中心华人教授王敏提出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国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事实显示,日本的大众文化正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一代中急速渗透,而且弥深弥广,深刻影响着中国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人生设计。

  一、日本商业服务系统完整进入中国

  商品,本身带有文化意味;文化,同时也是商品。2000年以后,日本商业文化进入中国体现出崭新的特征,那就是连锁商业系统完整地进入中国,它所带来的不只是商品和商店,而是全套的日式商业网络、服务方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方式,是“五脏俱全”的日本商业文化的缩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4小时服务的连锁店“Lawson”“SevenEleven”等。据悉,“Lawson”于1996年在上海开了第一号店,目前仅在上海市就迅速增长到146家。“SevenEleven”于今年1月20日在北京东城区开设了第一号店,并准备一年内在中国开设150家店铺。
  “Lawson”和“Seven Eleven”之所以迅猛进入中国,其背景是被称为“小资”的中流社会正在形成,他们的生活方式需要这样的商业文化。这种商业方式的普及,要求其服务对象至少有如下特征:第一,生活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日式便利店瞄准的对象都是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中国消费者;第二,“单身贵族”在中国大量出现,生活规律不定,而家庭消费者则较多利用常时服务设施;第三,夜生活的普及是保证客源的重要条件。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年)的定义,中国的中产阶级(中间阶层),是指主要通过合法的职业,个人年收入在2万5千元~3万5千元,家庭收入在5万~7万元的阶层,也就是高级白领。他们通常被称为“小资”。在2001年,“小资”成了中国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而且具有了双重语义?一是指上述的经济指标,二指生活上具有现代的洗练感觉,生活方式和品位有格调,在消费上有个性的城市里的年轻“单身贵族”。日式方便店在中国大量普及,基于“小资”大量出现;这种服务网络的全面渗透,必将促进“小资”生活方式的完成与充实。他们是日式服务的消费主力军,在中国普及的,还有日式铁板烧、日式饺子、回转寿司等等。北京有许多类似“三越餐厅”“桃太郎”等日本名字的餐厅,上海也有十几处起名为“汤河原”、“浅草”的日式浴场。

  二、最新日本时尚流行“泛滥”中国

  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引进被称为“日剧”的日本流行电视剧。上海电视台的14频道的“白兰氏剧场”经常放映有中国语字幕的“日剧”等,从90年代后期到2002年,先后放映了《101次的求婚》、《一个屋檐下》、《妹妹》、《理想的结婚》、《美丽人生》等。随后又通过有线和无线电视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地方电视台播放,引起巨大反响,严重冲击了国产电视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2001年1月4日发出通告,说是为了繁荣国产电视剧,在18时至22时的黄金时间带,要把海外电视剧的数量控制在15%以内。
  在1997年以后,电脑在中国年轻人中普及,打了中国繁体字字幕的盗版VCD开始流行,使日剧的普及率更上新台阶,且在欣赏时间上几乎和日本的放映时间同步。如2001年1月~3月放映的木村拓哉主演的《HERO》,在2001年4月就在上海的露天市场上市,全套50元。在上海的录像带租借店里,日本最新电视剧50题俨然排列;在南京郊外的录像带店、苏州的录像带店里,日剧也有40几种,其中包括几周前刚刚在日本放映过的最新电视剧,一集看一天的租金只有1元;在国营新华书店里,也到处陈列着“日本经典电视连续剧系列”,一般价格在65~90元。2002年开始,网络宽带在中国普及,再次卷起日剧旋风。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近年来在中国异常畅销。去年4月,中国出版他的新作《海边的卡夫卡》,尽管受到非典影响,第一次印刷12万册不到一个月就买光了,5月末又增印了5万部。在去年5月中国最畅销的10种文艺书中排行第三。村上的作品在中国总销量已达200多万册,这在外国文学类图书,特别是外国“纯文学”类图书中是绝无仅有的。现在,中国的小资人群中有许多关于村上春树的流行暗语,如说某人很“酷”,“小资”们会说:“你很村上嘛。”“小资”见面时还会说:“你村上了吗?”,意为你是否已经读过春上村树的作品。
此外,日本流行杂志影响中国时尚意识至深。90年代开始,日本大型出版社如“主妇之友”等就开始瞄准中国市场,通过与中国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不少具有日本特色的时尚杂志。至今为止,在中国市场上发行量高达20万册以上的日资杂志就有《ELLE世界时装之苑》、《HOW》、《瑞丽》、《秀》等,日本最新流行时尚通过这些流行杂志迅速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年青一代的时尚意识。
据了解,日资流行杂志大多以日方提供稿源,中方负责监制管理的方式进行合作。这些时尚杂志大多印刷精致,图文并茂,在白领女性中人气十足。虽然单价高达20元人民币,却依然在时尚杂志市场独占鳌头。大量的日本流行时尚通过这些杂志流传到中国。一位从事服装设计的彭先生对记者说:“90年代初,中国和日本的时尚传播周期相隔一年,但现在日本的流行只需1、2个月就会在中国都市里兴起。前年日本流行厚底靴,上海是3个月后才开始流行;而今年日本流行束腰毛领装,只差一个月就在上海街头上风行起来。这与日本流行杂志在中国的出版有关。”
  流行杂志带动中国年青人的生活方式,有目共睹。比如,星座运程已经与日本一样,成为很有人气的栏目,不少中国年青人会参考杂志刊登的运程内容来安排自己一个月的生活。
三、人的进入带动文化渗透
  现在日本在中国的常住人口数量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到去年10月1日为止,在中国长期生活的日本人已达63,098人。日本人进入中国,也把日本的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带入了中国。在这些日本人中,有许多在中国日系企业或中国企业就职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等,他们把日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细致周到的“职人精神”带到了中国。有许多中国老板说:日本员工是最可以使老板放心的人。有的制造软件的企业主说:我们非常希望由日本人为我们做后期制作,因为日本为客人想得最周到。
  大量留学生进入中国,也同时把日本年轻人的文化时尚带入了中国。在中国,东京的原宿文化大流行,五颜六色的发型,不拘一格的奇异打扮,松糕鞋……在上海、广州等开放大城市中,到处可以发现中国的“原宿族”。中国“原宿族”的出现,也带动了日式杂货饰物店的兴旺,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进入中国的不止是一些普通人,世界闻名的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也把他的艺术工厂设在了中国深圳。浓厚的日本漫画风格,扁平化的人物、植物、花朵是村上隆作品最容易辨认的特色。他的特征是幼稚的,使人想起童年的“Kawai(可爱)”的标志,这些标志被用在各种服装和商品上。这种“Kawai(可爱)”文化,非常受中国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欢迎,中国最近的流行语之一就是“卡哇伊”。
  目前,日本的大众文化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中国社会,那些热衷于在网上反日的人,无论从经济地位还是从年龄上看,大都属于“小资一代”。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反日只是一种对没有体验过的历史的转述,而接受铺天盖地接踵而来的日本文化(包括商品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才是切身、真实、惬意而身临其境的体验。因此反日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脱背景的演出,不可能成为一代人思想和意识的主流,因为生活之树长绿,而理论总是灰色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399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