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记者 孙辉)发生于浙江温州境内的铁路动车追尾事故,截止7月24日已造成38遇难,192人受伤。这起造成严重伤亡的交通事故让中国的铁路安全再次亮起红灯。
7月23日,从杭州开往福州南D3115次列车被雷击后失去动力,接著就被D301次列车撞上。当局初步估计,两辆列车当时一共承载约1400人。追尾事件导致前车最后2节车厢被撞扁脱线,后车的4节车厢出轨并从30米高的高架桥堕下地面,车内乘客死伤惨重。
事故发生后,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的副局长何胜利同时被免职。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国务总理温家宝的委派下前往温州指挥救援工作。张德江在温州现场接受媒体访问时,承诺一定彻查脱轨原因,给社会交代。
中国政府这次采取了及早发布事故信息,强调救人第一的原则,而稍后说明事故原因的做法。关于事故原因,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回答新华社说:“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雷击造成设备故障,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
本次事故,引发国内舆论对中国铁路部门腐败与铁路安全隐患的讨论。据称安全性能很高的动车发生追尾事件,令专家也感到震惊。
中国高铁工程规模号称世界之最,铁道部还曾称其铁路技术发展超越日本著名的新干线高铁。
不过,中国高铁加速发展的同时,关于铁路安全隐患的问题始终挥之不去。今年2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因违纪下台、京沪高铁开通时将时速从原本设定的350公里减至300公里,以及退休副总工程师直斥高铁时速造假等负面新闻,凸显了中国铁路争议不断的现实。
事故阻断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中国高速动车追尾脱轨事故中,追尾的列车是由日本川崎重工提供技术的CRH2型列车。川崎重工公关部门称“不清楚事故原因,无法发表评论”,但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他们一直担心“中方过于重视速度而忽视安全性”,将会谨慎关注今后的事故原因调查。
据日本共同社披露,CRH2以日本东北新干线“疾风”号为原型,由川崎重工提供技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南车”主要负责制造。目前已有960节车厢、120列列车交付中国铁路部门。
报道指出,CRH2的最高安全时速在200至275公里,但中方在部分区段开通运营的速度达到350公里,远远超过这一上限。此后川崎重工让中方立下字据,如果因为超速而导致事故“不追究其责任”。
中国被命名为“和谐号“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均为CRH系列,是铁道部向庞巴迪、川崎重工业、阿尔斯通和西门子公司购买动车组技术,透过技术转移方式,在中国国内生产有关高速铁路车辆,达到一定程度的国产化。目前,中国交替运用日本技术和德国技术。据报道,出事的两个车组属于不同系列:因雷击失去动力的前车是庞巴迪-南车四方CRH1型,而追尾的是川崎重工-南车四方CRH2型,是较为成熟的国产仿制列车。目前尚不清楚该起事故是因为运行管理上的问题,还是列车本身存在缺陷。据悉,川崎重工并未参与列车的运行管理。
《朝日新闻》24日称,赌上中国国家威信而建造的世界上最高速度的中国高铁,现在因事故出现乘客死亡,相信是对政权的一个冲击。该报另一篇报道描述说:“中国高铁车厢一半在轨道上,一半悬浮空中”。《产经新闻》旗下的SANSPO宣称:“中国脱轨事故在日本无法想象”,“日本铁道人士掩饰不住对此事故的惊讶和不解”。
有评论指出,中国高铁的一系列停车事故,加上追尾事故,已经给中国高铁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将严重阻碍中国高铁技术的出口,中国高铁驶向世界的梦想也许会因此破灭。
美国《时代》周刊写道,“中国高铁网络发展速度之快在西方引发某种嫉妒,那些国家政府预算吃紧,民主需要妥协与审议使得这种大规模的事业成为不可能”。美联社称,如果说动车相撞事故是某种暗示的话,中国铁路系统面临的麻烦“远不止青春期发育之痛”。法国《费加罗报》称,号称重金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却在“雷击”面前如此脆弱,这会令中国官方和铁道部门十分尴尬。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一场大暴雨击溃了中国的高速列车,也击溃了中国高铁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