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记者 李春雁)为尽快撤出深陷利比亚内战的3万6000多名中国人,中国近日动员海陆空三路运输工具,展开了冷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截至2月27日上午,已有1万6000多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撤离回国,或暂时转移至较安全的第三国。其中部分人乘坐大型油轮抵达希腊克里特岛,部分人经陆路撤到埃及,部分人员已经乘飞机回国。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日前已启程赶赴利比亚附近海域,为撤离在利比亚中方人员提供保护。这是中国军舰首次参与海外撤侨行动,“徐州”号预计穿越苏伊士运河。
受突尼斯、埃及等国家“茉莉花革命”影响,利比亚部分民众从2月16日起开始聚集,要求统治该国40多年的卡达菲下台。卡达菲坚持用镇压来回应民众诉求,导致该国陷入内战危机。
近年来,中国在利比亚石油、矿产领域有不少投资,许多中国公司也在利比亚各地承包工程。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在利比亚开展投资合作企业共75家,项目50个,人员3万6000多人。截至2月23日,已有27个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部分人员受伤,无人员死亡。利比亚动乱对中国在利比亚企业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发言人22日说,部分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和机构遭到歹徒抢劫,有15名中国人受重伤,另有一些人受轻伤。
为应对利比亚危机,中国高层成立了以副总理张德江为组长、国务委员戴秉国为副组长的应急指挥部,这也是多年来中国成立的级别最高的撤侨指挥部。
据悉,中国滞留利比亚的人员大多为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等“中字头”公司在利比亚共拿到1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很多中国建筑公司在利比亚创下了海外工程承包之最。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22日在北京说,中央企业在海外投资很多是在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很大的区域。总的看,国际化经营是整个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现在的一个“短板”。
中国展开迅速有效的行动大规模撤侨后,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2月24日说,中国政府已经派出两架国航包机赴利比亚,外交部、商务部、国资委、公安部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随机赶赴利比亚,配合利比亚使馆开展撤离工作。中国驻希腊、马耳他使馆已经租用四艘大型油轮驶往利比亚海域。中国埃及使领馆组织了近百辆大客车赴埃及和利比亚边境准备接送中国人员。中国驻埃及亚历山大总领事馆官员证实,埃及利比亚边境滞留了大批中国公民,由于人数较多,大部分撤离的中国公民将被安置在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等待中国的包机。在海路,交通运输部调派的中远集团的两艘货轮和中海集团的三艘货轮24日中午已抵达利比亚班加西港外锚泊待命,中国船级社也协调希腊船公司的四艘渡轮抵达班加西港。
鉴于部分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机构和项目营地受歹徒袭击,粮食被抢,生活物资匮乏,商务部24日紧急安排一批生活和医疗救援物资经国航包机运往利比亚。救援物资包括食品10吨、饮用水4.5吨、手电筒2000只,及部分常用药品。
2006年,东帝汶、所罗门等地区出现内乱,中国向当地派出包机撤侨。此后,派包机或船只撤侨成了中国政府应对世界各地动乱的常规动作。一个国家对其海外侨民的保护能力,实际上是该国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具体体现,撤侨是中国人文外交新政的具体体现,也是要彰显政府保护中国公民的决心,以取信于民。此次中国首次派军舰到海外掩护撤侨,首先是因为利比亚的局势十分混乱,陷在那里的中国公民又非常多,派军舰过去一方面要防止海盗对撤侨的干扰,另一方面也对利比亚国内威胁中国公民安全的势力也是一种威慑。
受突尼斯、埃及等国家“茉莉花革命”影响,利比亚部分民众从2月16日起开始聚集,要求统治该国40多年的卡达菲下台。卡达菲坚持用镇压来回应民众诉求,导致该国陷入内战危机。
近年来,中国在利比亚石油、矿产领域有不少投资,许多中国公司也在利比亚各地承包工程。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在利比亚开展投资合作企业共75家,项目50个,人员3万6000多人。截至2月23日,已有27个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部分人员受伤,无人员死亡。利比亚动乱对中国在利比亚企业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发言人22日说,部分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和机构遭到歹徒抢劫,有15名中国人受重伤,另有一些人受轻伤。
为应对利比亚危机,中国高层成立了以副总理张德江为组长、国务委员戴秉国为副组长的应急指挥部,这也是多年来中国成立的级别最高的撤侨指挥部。
据悉,中国滞留利比亚的人员大多为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等“中字头”公司在利比亚共拿到1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很多中国建筑公司在利比亚创下了海外工程承包之最。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22日在北京说,中央企业在海外投资很多是在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很大的区域。总的看,国际化经营是整个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现在的一个“短板”。
中国展开迅速有效的行动大规模撤侨后,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2月24日说,中国政府已经派出两架国航包机赴利比亚,外交部、商务部、国资委、公安部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随机赶赴利比亚,配合利比亚使馆开展撤离工作。中国驻希腊、马耳他使馆已经租用四艘大型油轮驶往利比亚海域。中国埃及使领馆组织了近百辆大客车赴埃及和利比亚边境准备接送中国人员。中国驻埃及亚历山大总领事馆官员证实,埃及利比亚边境滞留了大批中国公民,由于人数较多,大部分撤离的中国公民将被安置在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等待中国的包机。在海路,交通运输部调派的中远集团的两艘货轮和中海集团的三艘货轮24日中午已抵达利比亚班加西港外锚泊待命,中国船级社也协调希腊船公司的四艘渡轮抵达班加西港。
鉴于部分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机构和项目营地受歹徒袭击,粮食被抢,生活物资匮乏,商务部24日紧急安排一批生活和医疗救援物资经国航包机运往利比亚。救援物资包括食品10吨、饮用水4.5吨、手电筒2000只,及部分常用药品。
2006年,东帝汶、所罗门等地区出现内乱,中国向当地派出包机撤侨。此后,派包机或船只撤侨成了中国政府应对世界各地动乱的常规动作。一个国家对其海外侨民的保护能力,实际上是该国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具体体现,撤侨是中国人文外交新政的具体体现,也是要彰显政府保护中国公民的决心,以取信于民。此次中国首次派军舰到海外掩护撤侨,首先是因为利比亚的局势十分混乱,陷在那里的中国公民又非常多,派军舰过去一方面要防止海盗对撤侨的干扰,另一方面也对利比亚国内威胁中国公民安全的势力也是一种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