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华人自女上私立中学比率高 / 家长认识模糊择校偏颇
日期: 05年05月4期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送走春寒,夏天已悄然而至。街上一批批刚刚迈入私立中学大门,身着明快、整齐校服的少男少女的身姿,使这个夏天更富于生机、活力和希望。在这群孩子中,早已不乏华人孩子的身影。
  据首都圈私立中学考试研究机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首都圈的私立中学入学考试参加人数比往年略有增加,受试率为14.8%,私立中学在学者为全体中学生的6.2%。据筑波大学华人学者对华人小区的调查显示,华人对子女上“塾”和私立中学相当重视。在华人集中的芝园团地,2002年华人小学毕业生中,有60%上了私立中学。2003年毕业生中更有75%考取了私立中学。另据本报对家有小学生的华人家庭的抽样调查,也有50%的家长表示会在四五年级时送孩子上“塾”补习,考虑让孩子进私立中学。事实显示,在日就职、稳定的华人家庭,孩子上学习“塾”、进私立中学比率明显高于日本平均值。据“塾”的老师反映,目前华人孩子在私塾学习已是一种常见现象,学习状态也与日本孩子无异。但华人家长在选择私立中学时却存在一种普遍的误差,那就是对不同中学的特点认识模糊,选校唯重偏差值,缺乏对孩子自身的针对性。
  据东京都教委调查,私立中学比公立中学平均每年多交80万日元以上的学费。让孩子上私立中学,对华人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支出。家住千叶县的刘桂香,刚刚把女儿送入了千叶名校──涩谷教育学园幕张高等学校附属中学校,并为此交纳了第一年学费和手续费87万日元,这对于年收450万日元左右的三口之家不是小数字。  
  刘桂香却很欣慰,她说,上学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事,在国内集全家之力供孩子上好学校、学钢琴等是很平常的。现在我们家把积蓄都用来供女儿上学,只要女儿将来有个好前途,值。刘桂香说出了大部分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的华人的心声。
  学者介绍说,着重子女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超负荷教育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并没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消失。在日华人社群壮大,生活稳定,这一特征也日渐显露。日能研、市进学园是首都圈两家有名的为考私立中学而对小学生进行课外补习、考试指导的私塾。据两家私塾有关负责人透露,若在5年前,华人孩子来此学习还属凤毛麟角,现在已是一种常见现象,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统计,老师、同学对此都习以为常。有些孩子不是家长来,根本辨不出是华人子弟。这些孩子也和普通孩子一样,有喜欢当众表现,调皮打闹等各种长处和短处,在日常学习和考学时也和普通孩子一样有擅长和不擅长的科目,没有人会特别关注他们的华人血统。当然有些从中国国内中途转学来日的孩子,会在国语和社会两科存在知识面窄,词汇量少的劣势。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华人家长为子女择校时,对各私立学校情况不甚了解,单纯注重偏差值的现象比较严重。
   据市进学园一位老师介绍,他的班有一位华人孩子,头脑灵活,很优秀,但数理偏好,国语、社会偏弱,妈妈却给孩子选择了一所注重文科的中学,老师不理解,向家长询问,才知家长对日本名校的特色一无所知,只是看了各校偏差值的一览表,正好与孩子的偏差值相符,才选的。后经老师解释,她才换了学校。老师称,若进错了学校,很可能会耽误了孩子在理科上的天分。还有一位家长是佛教徒,却为孩子选择了一所基督教学校,知道真相后不让孩子参加考试,但报名费只好浪费了。其实,日本的私立中学校各有特色,有的注重教学,有的着重让孩子轻松愉快、发挥个性,也有的具有佛教、基督教等色彩。有的男校是半军事化学校,着重学生体能和意志的培养,毕业生80%的学生均有柔道或跆拳道段位。有的女校注重培养孩子淑女气质和优雅举止;更有的学校是贵族学校,看重家庭背景,也有的学校则偏重学生体能的训练,等等。华人家长给孩子择校时,应了解清楚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特色,这样可以按照孩子意愿和家庭希望有针对性地择校。偏差值只是考取学校时的一个参考系。日本的私立中学不同于中国的重点中学。在中国,以考学为目的的重点中学制度给华人家长烙印太深,因而很多华人在为孩子择校时注重高录取分数学校的倾向比较明显,却忽略了了解学校特色,这样会对孩子择校带来很多误差。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145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