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盘点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 / 质量重于速度是经济工作的中心
日期: 06年12月2期

张祖国

 

中国每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是常规性的会议,但却引起全国上下的瞩目。针对2007年经济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了系统的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目标和任务,这是所有海外华人所关心的问题。

2006年的中国经济可以用“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来概括,数据显示,2006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0.7%,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0%已成定局;2006年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0.1%,而全年的物价上涨率将仅为1.5%左右。2006年的中国经济虽然亮点不少,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很不稳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体制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等。具体存在的问题有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

2007年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表明在中国经济实现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之际,处理好增长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将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与过去“又快又好”提法有所不同,虽然“好”字与“快”字只是前后顺序调整,但却反映中国在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上将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的目标是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经济的总量如今已跃上世界第四的新台阶,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只需保持7.5%的年均增速,所以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经济增长质量开始上升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好”在“快”之前,意味著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但要完成节能降耗减排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6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内外经济不均衡是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6前三季度的51.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6年的38.2%,均为历史最低水平。所以内需不振,是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问题。由于内需不振,经济过多依靠贸易和投资拉动,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发突出,特别表现在国际收支的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攀升至1万亿美元。所以,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强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推动外贸和外资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进出口贸易逐步趋于平衡,也成为2007年中国经济工作的紧要任务。由于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消费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要启动内需,必须扩大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07年将会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随著这些措施的到位,可望在2007年中国的内需有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扩张。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中可以发现,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被放在2007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570亿美元,同比增加660亿美元。近年来,过大的贸易顺差,引发了诸多贸易摩擦,使中国贸易政策、外汇政策压力倍增。中国央行坦承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进而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膨胀,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这成为金融调控需要应对的最突出挑战。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著重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为重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2007年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意味著“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由于2006年一年中,一路加速的中国经济曾经出现过从“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这其中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投资增长过快。所以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增长,将继续成为2007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由于各地普遍把“十一五”年均经济发展目标定在10%以上,甚至达13%,为此,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扩大投资。由于当前投资冲动的体制性、机制性原因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地方投资冲动依然强烈,所以2007年中国的中央政府在投资调控方面仍须将保持相当的力度,不能轻易松动。而金融方面的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也是2006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而且为投资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撑。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金融平稳运行和投资调控都至关重要。2006年以来,中国央行三度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发行定向票据,“锁定”了数以千亿元计的银行资金。尽管如此,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相当严重,商业银行在超过10万亿元的存贷差馀额和提升资产收益的双重压力下,放贷依然十分愿望强烈。所以,2007年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同时注意加强各项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

总之,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出新的景象,中国将会著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著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著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著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927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