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陈达明:缅怀杨永琚
日期: 25年07月2期


作者:陈达明 文学博士
东京海派书画院院长
海外王雪涛研究会学术主持
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6月24一早,景泉兄在微信上告诉大家,永琚兄走了。这消息来得突兀,我竟一时不能信。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在我接到消息的瞬间,网上已经都在传闻永琚仙逝的事,有的寥寥数语,有的长篇悼词,也有的写挽联等各种悼念文在手机上不断闪现。

我盯着手机屏幕,字迹忽而模糊,忽而清晰,仿佛在嘲弄我的不信。直到下午,我才相信杨兄真的已离我们而去了。

我与杨兄相识于九十年代末的一天下午,那时我正在银座办个展。画廊里来了一个中年男子,他站在一幅水墨前,不声不响,只是看。见他看得认真,我也踱至那画前,打算作自我介绍。他忽然用带有广西口音的普通话道:“这枯枝画得好”。“啊呀,您是中国人啊”,我有点激动,握着他的手说,谢谢您的来访。

他说姓杨,也是画国画的。我赶紧说“请多指教”。然后相互介绍了各自的来日时间和目前的情况。那时我还是留学生的身份,而永琚已经是位有成就的画家了。异乡见同胞,格外亲切,也无顾忌,那次聊了很多,自此便成了好友。

当时,我由于生计和上学的关系,我们没能常见面,但是有时见面便会谈艺论道。我的印象是永琚兄对绘画艺术有独到见解,从不随流俗。

永琚兄于人物、花鸟、山水画都精通,尤以花鸟画见长。他为提高自己的花鸟艺术,曾北上拜访花鸟大家王雪涛先生,南下上海拜访花鸟大家唐云先生,都得到了他们的指点和赞赏。



《桂林之雨》(善光寺寿光殿襖絵)195×90cm×14枚


永琚兄来日不久,就受邀为日本长野县名寺善光寺作大型障壁画。他以故乡桂林的山水为题,画了一组大型障壁画。障壁画完成之后,日本民众都想先睹为快。他们被永琚兄的精湛画艺所感动,去观画的人络绎不绝,天天排起了长龙。当时的日本报纸有记载说杨永琚的艺术创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为此我也受托为杨永琚兄写过艺术专评。




《牡丹图》(高野山金刚峰寺成福院蔵)195×90cm





《火鸡》136×68cm


2015年,永琚兄为了发扬和保存中国绘画传统艺术,多处奔走并联系到王雪涛的家人,成立了“海外王雪涛研究会”,并于2016年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纪念王雪涛诞辰115周年纪念展》。展出了王雪涛家属收藏的部分王雪涛真迹及研究会成员的作品。

2018年的5月,由永琚兄的牵头联系,做了很多工作。由于他的努力,《海外王雪涛研究会名家作品展》在桂林花桥美术馆顺利展出,研究会的子江兄,景泉兄等都去桂林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当地反响很热烈。遗憾的是,我由于工作上时间关系没能去参加这次盛会。

为这次画展,琚兄新创作了好多幅作品,其中有组画水的组画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我说,你这组作品画得特别,画得有韵有骨,生动活泼。他说那你给讲评一下啊。我一口答应说,好!写了就给你。然而我只写了一段开头,就因他事宜而暂时搁笔,一拖再拖至今,却没想到和永琚兄再也不能见面了。悔恨至极,无可奈何!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把这篇没有完成的短文贴上,以此缅怀杨永琚兄。(因当时所写之文,今删去一些其他人和事,而基本保持原样也不续完)



《桂林月色》(长野农业会館国际会议室蔵)300×120cm



 

《海神》90×180cm


杨永琚画水
 
《在日书画家九人展》着实地在神州故国风光了一回,这是托旅日桂林画家扬水琚的福。永琚早年活跃于广西,他为人质朴、热情,又敬业于绘画事业与日中美术交流。永琚是个实力派画家,这是我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作的定论。

永琚来日本的时候,带来了他家乡的纯朴典雅的桂林山水。他接受委托为日本古刹名寺长野的善光寺作了多幅以桂林为题材的大型障壁画。那是俊秀儒雅的漓江山,温暖柔和的漓江水。这一系列作品画得非常成功,使本来就是日本古名刹的善光寺又增添新的光辉,参观者络绎不绝,彷彿当年顾恺之画佛开眼之盛况。这一伟业也使永琚兄在日本的画坛上奠定了一席不动之位。

十多年后的今天,永琚为家乡的众老乡亲们带去了异乡的景色,那是完全不同于闲静细腻的桂林之漓江水,而是波澜起伏壮阔万丈的日本海。这组题名为“大海.我的故乡”的画,是永琚在日本所创作的新作品。这个题名反映出永琚对他第二故乡的热爱和他融百川于大海的艺术情怀。

中国画对画水极有讲究。山水画这一画科,本身就带有人们常说的“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思想之表现。中国山水画中对水的表现是有独到之认识和感觉,还带有一种特别的哲理。

北宋艺术家郭熙说过,“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郭熙所说的水应是指黄河、长江之水,他把水之性格十分准确地用文字描写出来了。我们没有看到郭熙画的水,而是他后面的马远却画出了十二幅主题不同的水图,成为传统绘画中以水为题材的典范。

永琚的画是表现海洋的水势,更是表现出大海之磅礴气概、激流奔腾,汹涌澎湃,一泻千里之气势。时而又表现了风平浪静、静谧柔和、汩汩有声之平静。川流不息是大海的胸怀,也是永琚的情怀。永琚画水是根据他观察大海后的感觉,有静有动。他避开了当今画坛上纯用墨染的表现方法,而以线为主来表现不同的表情,时而用流畅的中锋线条,时而又用顿挫有力变化有致的线条,加以墨色渲染的独特技法来展现大海的种种表情。这组画赢得观众的好评,当然也赢得了同行们的由衷赞赏。(原稿至此中断)
 
残文虽在,兄已升仙。呜呼悲哉,画存人间。

六月三十日晚 陈达明 于墨田书屋灯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200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