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jpg)
作者:浅井・大地外国法共同事業法律事務所
TEL :03-6272-9201
中国民航局为了确保航空运行的安全,在本年度6月26 日发布了以下通知,即从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等标识的充电宝乘坐中国境内航班。
所谓3C(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是指为了保护国民的人身安全,国家安全以及环境安全,中国市场监管局规定从2023年8月1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用“CCC”表示的3C标识管理,并且还规定从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或未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中国民航局为了严格执行上述通知的规定,不仅严格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乘坐中国境内航班,而且还规定即使有3C标识,但3C的标识不清晰、或属于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也同样禁止乘坐中国境内航班。并且,中国民航局还在通知中强调,要明确旅客自弃充电宝的暂存流程和手续,各机场安检部门要增派人员加强对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进行查验,并做好旅客的服务指引及解释工作。在执行《航站楼旅客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设施建设指南》的同时做好旅客充电设施的加装以及维护,以满足旅客出港时的充电需求。
为什么中国政府禁止未标注有3C标识等的充电宝登机呢?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锂电池充电宝本身使用了具有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存在着“先天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其产品工艺、材料或结构制造如果不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在运输、使用环境限于极度的高低温状况时,就很容易出现热失控,并造成电池膨胀容易引发起火,爆炸或者漏液等情况发生,直接影响或危害人身安全。
据报道,充电宝短路15秒温度可升至400℃以上。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起充电宝机上着火,冒烟事件发生。对此,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研究室主任程东浩称,“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化学组成会影响其稳定性;如果生产环节存在工艺缺陷或质量控制不严,不合格产品的危险性概率将会大幅增加;更要注意的是飞机客舱本身是一个比较密闭的体系,人员也比较密集,灭火资源也有限,一旦处置不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果充电宝有3C认证标志即表示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气安全、电池安全和环保标准,可以尽可能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电气火灾、触电等危险,也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此、弊所针对上述通知的发布以及在日华人及日本客人乘坐中国境内航班时的留意点做以简单说明供各位参考。
1.乘坐境内航班携带移动电池的注意事项
据报道,该新规定实施后中国各机场安检部门已对旅客携带充电宝等移动电池产品实施严格的检查,并处理了大量旅客自弃的充电宝。因此,各旅客在乘坐中国境内航班前,有必要留意以下事项:
(1) 检查自己携带的充电宝等移动电池是否有3C标识,3C标识是否清晰、是否属于召回的产品型号及批次(具体召回信息可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官网的“消费品召回”栏目中查询)。
(2) 充电宝等移动电池不能托运,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
(3) 可以登机的充电宝不仅要带有3C标识,还需要符合容量规定。要求是小于或等于2万毫安,有明确的标识,并且不能有鼓包。不能携带超过160Wh额定能量的大型的充电宝。
(4) 如果充电宝的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需要航空公司批准。关于充电宝额定能量的判定方法,可以参考2014年8月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的规定。
(5) 选购充电宝时一定要认准CCC标志,并不要随意更换充电器。避免过电压或过电流充电,造成安全隐患。
2.其他留意事项
目前,上述通知仅针对中国境内航班,对于搭乘国际航班的旅客,即使充电宝等移动电池没有3C标识,目前携带登机暂时还不存在拒绝登机问题。但是,为了避免耽误行程,建议国际旅客在登机前事先向出发地的机场及航空公司确认到达地机场的检查状况,以预防万一发生问题。
(1)(1)(1).jpg)
浅井・大地外国法共同事業法律事務所
TEL 03-6272-9201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