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成功不能“拷贝” / ——在日新华人谈创业心得
日期: 06年02月4期
   本报记者 孙辉

  要不要创业?新华人如何创业?这个问题困扰著在日新一代华人。他们心中都藏著一个自主创业的梦,不愿意再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他们把选择创业作为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一路上免不了有艰辛,但更多的是追逐梦想的激情。

IT会社小老板:科技创业为时不晚

  随著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就兴起一个全新的创业群体——“IT淘金族”。这些在日新华人手里虽没有大笔资金,却能坐在几台电脑前自成一统当老板,利用电脑进行创业,演绎出一个个真实的白手起家“神话”,追逐著日本人逐渐丧失的梦想。
  横滨中区本町一丁目,这里紧临著美丽的横滨客港,就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栋紧临著横滨开港纪念馆的楼房,上了二楼就看到株式会社?C?[?c?[?E?C???t?H的牌子。这家会社的创办者黄海宁年仅30出头,他曾经是日本一家会社的SE。2005年10月,事业蒸蒸日上、薪水超过一般公司,可清闲做SE的他作出自己创业的决定时,朋友没有感到惊异——在日华人SE创业早已成为时尚,似乎多数搞IT的都有此想法。
  90年代,黄海宁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应聘到一家日资企业,1999年应公司安排来到日本关西著名港口城市神户,中间虽换过一次工作但从未离开他的本行。黄海宁告诉记者,“从出校门就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创业理想。”经过6年多的技术磨练和资金积累,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后,他开始著手实现自己的理想——创建自己的公司。
  “公司虽是我出资,但我目前不担任社长,只任取缔役。因为公司在日本,让日本朋友管理公司更合适。”黄海宁如是说。
  事实上,像黄海宁这样主动脱离大机构大公司的高职高薪,抛弃光鲜写字楼而委身于自己空间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人有许多的共同点: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多具有优越的工作经历,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个人经济基础,属于日本华人中少有的“中产者”。经过多年工作的磨练,在物质条件获得充分满足之后,他们期望通过创业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
  老华侨在日本大都从事餐饮、理发和裁缝三业,新华侨创业则热衷高新科技。目前,华人在日本开办的软件公司有数百家,几乎全是新华侨创办的。软件公司SOFT BRAIN的总裁宋文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中国人创办的企业中第一家在东京证券市场上市的。“我的企业没准也会有这一天的。”黄海宁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保健按摩师:靠手吃饭要有新招

  离东京?a谷车站不远,在一栋大楼七层的一间房里,摆著一张按摩床,一个“盐盘浴”床,墙上贴著几张人体穴位图,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保健按摩师范立穿著白色的工作服,正在给患者按摩。看起来,这家“中国气功健美协会”按摩与其他的按摩所没有什么两样,但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按摩师,曾经为多位日本艺能界名人做过保健按摩。
  少年时代的范立喜欢运动,练过武术,也参加过北京市的马拉松,还曾获第五名的好成绩,但是终究他没有成为运动员。上学学的是计算机自动化,和运动毫不相干。大学毕业后在北方交大计算机房工作的范立,整天“不务正业”跑到清华大学健美中心,学起了保健按摩。
  1992年北京软件行业协会招考赴日SE,范立以第一名的成绩来到日本,结果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来到日本后没在SE行业混出名堂却另辟蹊径在保健按摩行业成了“先生”。
  记者问范立:作为一个“半路出家”者是怎么立足于日本多如牛毛的按摩市场的?范立谈起了他的一套“专利”。范立认为做健美保健按摩就要立竿见影,因此他每次给客人作保健按摩都要对身体进行数次指标测量。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范立虽改行做按摩师,但他仍然保持著喜欢以数据为标准的习惯。他说,“人体就是一个精密仪器,健美按摩也要能给客人一个准确的数据,数据不仅能反映身体状况,还会增强客人对按摩技法的信赖度。”
  因为范立按摩手法好,效果明显,很快健美按摩店就顾客盈门了。现在,在日本的保健按摩行业,一般的按摩多在3千、5千日元,8千就算是高的了,而范立的一次全身保健按摩收费则要1万多日元。
  范立自信地告诉记者,他的收费虽然贵点儿,但效果明显客人还是愿意来的。在设计自己的创业模式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衡量,认清自己擅长做什么,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和追随别人的模式,即使按摩也是如此,靠手吃饭,也要用脑,要有新招。
  现在按摩店的新顾客基本上是老顾客带来的朋友,顾客队伍慢慢大了,他的顾客也大多成了他的朋友。范立设立会社时,没有银行愿意为他这个外国人出资金保管证明,一个常客正巧是某银行负责人,才帮助解决了问题。

物产店老板:成功不能拷贝

  张先生今年34岁,来自辽宁,12年前来日留学,拿到文凭后,6年前开始在一家和中国有业务的小贸易会社工作。在前年取得永住签证后终于痛下决心,辞了那份“不死不活”的工作,自立门户经商了,在东京大山附近开一家小中国物产店。
  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以前工作的公司不景气,经营困难,工资少得可怜,无奈之下,只好在前年自谋出路,当起了小老板。没想到这几年东京圈的中国物产店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一时间似乎在日华人都知道开物产店赚钱。
  开店时他投了一千多万日元,因为资金少店铺小他主要卖一些较有人气的水饺、汤圆、调味品、罐头、乾货等,肉类水产类食品因为不好保管储藏根本没敢进。另外,还自己制作了一些中文录像带出租。据张先生介绍,“店铺从开张到现在生意就没‘红火’过,原先还以为周围的华人不知道,时间长了就好了,可是一年多过去了除了几个常客,光顾他店铺的人还是不多,仅有一批租录像带的老客户。物产店多了,许多中国物产店经营逐渐成熟化,规模化,利润减低,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竞争策略。而我们小物产店进货渠道也多和大物产店一样,即使进价一样,要卖同样的价格就没什么可净赚。更何况他们把价格一压再压,一袋1公斤装的水饺三百多日元就卖了。现在,有不少华人宁愿下班不怕劳累地从池袋物产店买也不到我的店里来。在我再三追问下一个知情人告诉我说:‘怕不新鲜’。”
  前不久,张先生一气之下停卖食品,只租录像带,虽不赚钱但也能勉强糊口。张先生沮丧地告诉记者:“现在已过了开物产店创业的时机了,现在的留学生都在网上看电影,租录像带生意也不知能维持多久。看来创业真不能拷贝。”

留学生:创业从中日交流开始

  白旭东,上智大学商学部4年级学生。
  2002年在新加坡留学一年的白旭东来到日本上智大学留学,2005年2月热心肠的白旭东到一家日本小学做义务教师,每周给小学生介绍一次中国文化。一年后他的授课即将结束时,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给白旭东说:“以前我以为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敌人,经过交流以后我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朋友。”白旭东非常震惊: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竟会认为中国是日本的敌人,这太不可思议了,中日间太缺乏沟通和交流了。
  白旭东发现,在许多事件上可以看出,两国媒体都有明显指责对方偏袒自国的倾向,这也是造成两国隔阂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他想,自己应该为中日两国做点什么,于是他萌发了制作一个以视频为主的中日交流因特网,他找到一些中小企业主商谈,对方告诉他,“这个想法太大了,难以实现。”
  白旭东只好把最初的构想缩小,为来日旅游的华人设立专门介绍东京的网页“东京旅游网络电视(www.yesjp.com)”
  他买来摄像机,邀请留学生朋友做主持人,把镜头对准了东京周边的各个旅游景区,在经过半年的努力后,他的这个网站已初具规模。目前他已著手实现第二部计划,拍摄以介绍2008北京奥运为主题的电视片,以网络、DVD形式把中国介绍给日本人。白旭东认为,中国在校大学生不少有DV且有不乏日语非常好的人,找他们来合作成本很低,目的会很容易实现。
  白旭东现在除了打工、上学外,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事业”里,而且还要跟细节打交道。“每个月用多少制作费,这个月有没有超支?”白旭东认为,“留学生创业就要有一个破釜沉舟的境地,遇到一点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轻易放弃。”
  白旭东告诉记者,虽然说,他的创业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说成功,但他坚信,创业可以从中日交流开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30/1623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