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活跃在日本的中医人之十六:中老年的经筋疗法浅探
日期: 21年05月1期
活跃在日本的中医人 养生与治疗 之十六



作者 吕建平
山東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  医学硕士
新泻大学脑研所研修
和歌山医科大学研修
東惠鍼灸院院長
     
近年来中老年患者来院比例较多,并且涉及多种常见疾病,从本院临床诊疗可见,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经筋损伤,经过一段时间用经筋疗法调整后,很多患者不但改善了局部的疼痛,同时各种身体机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更有不少患者定期接受针灸或按摩治疗,不但延迟了生理性老化,而且减轻和避免了病理性老化。故本文拟从中医经筋学的视点,浅探中医针灸按摩在中老年保健中的应用。

一.中老年疾病的特征

1 慢性病且并发多器官疾病,因而长期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容易产生副作用。2 医源性并发症多见,除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外,因各种治疗处置、长期住院等原因,引起身体机能恶化的现象并不少见。3 生理机能障碍的疾病多。如关节老化引起的运动机能障碍,大脑老化所导致的大脑机能障碍等。4 内脏的潜在机能低下,一旦发生突发性变化,容易陷入脏器不全。

从这些特征可见,对于中老年的常见病,在治疗和预防上寻求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势在必行。古老的经筋疗法,可以同时调整多种疾病且副作用少,又可用于自我保健,是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的深入探讨。


二.从经筋疗法看中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1 十二经筋的特点和经筋治疗

经筋是指十二经筋,首见于《灵枢》。十二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是古人对肌肉、关节、韧带等损伤所致僵硬、压疼点、筋结点及损伤扩延等规律性的总结,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张介宾指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以维络周身,各有定位。”

经筋治疗,是以十二经筋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经筋辨证,采用针灸或按摩等方法解除局部压痛及筋结病灶,疏通经筋,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  经筋疗法对中老年常见病的优势

1)疏通经筋,恢复关节韧带的功能
中老年常见病以关节、韧带损伤居多。关节是经筋的聚集处,劳损性的活动容易损伤关节及其附着于关节的韧带和肌腱,即损伤经筋。年轻人气血旺盛,损伤后能很快清除淤血,疏通经筋,修复损伤,但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减退、修复功能减弱,且因长期反复损伤,容易形成粘连、瘢块,出现多处压痛点和筋结点,从而更加阻碍气血的运行,造成持久性的关节韧带疼痛。松解这些筋结点可使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以尽快解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2)解除筋结卡压,恢复脏腑器官的功能
中老年人长期劳作加之新陈代谢缓慢,容易损伤颈肩背腰等部位的经筋,出现各部位不同程度的肌肉肌腱韧带的僵硬及多处筋结点,从而阻碍和卡压了经脉气血的畅通。只有松解强加于经脉上的各种形状的筋结压迫,才能尽快的疏通经筋,以调整和治疗经络脏腑疾病。例如疏通后头部及颈部经筋,可以治疗耳聋耳鸣、头晕头痛等症;疏通背腰部经筋可以治疗胃肠、肝胆及妇科等疾病。

3 中老年常见病的经筋辨证

根据《灵枢・经筋》的十二经筋循行和经筋病候,笔者在临床上以问诊和触诊的方法,检查经筋循行上的压痛点和筋结病灶,结果发现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经筋病变,尤以足太阳经筋、足阳明经筋及足少阳经筋为最多,其余的经筋病变多和此三条经伴同出现,也有多条经筋同时出现的病例。本文仅就足太阳经筋的临床表现,压痛点、筋结点的探查和治疗做一下总结,与大家共勉。




足太阳经筋

①经筋循行:《灵枢・经筋》曰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友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于頄。
足太阳经筋主要分布:外踝、足跟、膝、腘窝、臀股、骶骨后侧、脊骨、肩、颈、项、枕骨、头顶、前额等。

②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肩颈疼痛、胸背疼痛、胸闷心悸、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生殖系统疾病、胃腹部疾病、小腿内后侧痛、足跟痛等。

③循经筋触诊所见:以头痛、眼痛、眩晕、耳鸣等为主症者,多在前发际上方、颅顶部、枕骨下缘及乳突的后缘,触及紧张肌肉及各种形状的筋结点;以颈肩部活动受限,或者精神紧张情绪抑郁者多在3-5颈椎棘突旁、胸椎1-5棘突旁、肩部(肩井穴)、肩胛骨内上角及肩胛骨内侧等出现广泛的僵硬肌肉及筋结点;以脊柱侧弯、腰背酸痛及有内脏疾病的患者,多在夹脊穴、背俞穴及膀胱经第3侧线上出现明显的压痛和条索状的筋结点;以腰骶部酸痛、透析、妇人不孕等患者,多在腰椎两侧、髋关节上缘、臀部及大腿后缘出现僵硬肌肉和筋结点。

④治疗:

a、对局部的筋结点和压痛点:
针刺---选用0.25号毫针,直刺或斜刺0.5-1.5寸,以得气为度,留针10-15分钟。
按摩---首先疏通足太阳经筋。然后重点按揉筋结点和压痛点,每处轻揉1-3分钟。也可自我按揉筋结点和压痛点。
b、根据经筋的循行选取远端的压痛点;如 委中,承山等。             
C平时经常用自我按摩的方式推揉、拿捏、摩擦下背和腰骶部,起到健脾补肾的作用。



三.典型病例
 
患者  女  70岁 
主诉  精神疲惫、忧虑不安、头顶后枕部胀痛、肩颈沉痛半年余
现病史  一年前因丈夫突患重病入院,因照顾病人出现极度精神疲惫、意欲丧失、疲乏无力、晨起尤为倦怠,后又出现后枕部持续性闷胀痛,稍劳累即头顶前额、后项及眼窝内痛,肩颈背沉重,僵硬不适,颈部活动不利,腰骶痛。于整形外科诊断为骨质疏松、颈椎病、股关节症;于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现服用抗抑郁药物及止痛药。服用半年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治疗。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肝炎及传染病史              
所见   面色萎黄、眼睛呆滞、无精打采、舌淡、苔略白腻、脉弦

经前额部的眶上缘、前发际处和颅顶部有明显压痛;枕外粗隆的下方、外侧,乳突后缘触及筋结点,并有强烈压痛;颈椎两侧肌肉紧张,颈椎可动区域低下;胸椎1-5棘突的外缘僵硬,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及肩上均有明显压痛和筋结点;胸椎7-11两侧肌肉紧张并触及筋结点;骶骨的外缘(胞肓)处及髂骨边缘均有明显压痛和筋结点;腓肠肌处有明显的压痛。

辨证分经   足太阳经筋型

治 疗                                        
a.选穴  选取局部筋结点  前发际上1寸处及头顶部的筋结点;后头部及乳突后筋结点;颈,胸椎棘突上及棘突旁筋结点;肩胛内上缘、内缘及肩上部的筋结点;骶骨旁及髋部上缘及臀部筋结点。

选取足太阳经筋远端的压痛点和筋结点: 腓肠肌和腘窝的处压痛和筋结点。

b 针刺:选用0.25号毫针,直刺或斜刺0.5-1.5寸,以得气为度,留针10-15分钟。隔3-5日1次。

治疗经过  经3次针刺后眼内痛及颈项部疼痛大减,睡眠较前改善, 后一周一回通院治疗半年余,颈肩、背腰诸疼痛已基本消失,抑郁症状和体质均有明显改善。现已恢复正常生活。

四.讨论

从以上病例可见,通过调整足太阳经筋、解除筋结的卡压,不但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精神的抑郁情绪,并且也增强了体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探其机理 ,足太阳经筋的循行和督脉相通,并于足少阴肾经筋相合,且经由五脏六腑的背俞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肾为先天之本,调整足太阳经筋的同时也调整了督脉和肾的经筋,并且改善了脏腑间的平衡,故达到、了振奋阳气,补益脾肾,调节脏腑的作用。

寄语:经筋疗法不但在针灸领域,近年来也在推拿按摩、整骨及康复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切希望此疗法能以自我按摩疗愈的形式走入各个家庭,助力于中老年的健康长寿。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19262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