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龙冬/吴易安:吴晓春和她的草月流花道国际教室
日期: 24年08月4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龙冬  吴易安
 
吴晓春与草月流花道结缘,还是在育儿期间的一次美妈聚会上,最初只是作为繁忙的育儿和工作之余的消遣,随着学习的深入,她为草月流鼓励不断创新的宗旨和不拘一格激发作者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作品形式而痴迷,不知不觉中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一花道流派。她不辞辛苦拜会许多名师前辈,不断学习求教,自费参与总部去国内的各类大型交流活动并协助舞台表演作品的后台运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0月,她水到渠成地在草月流总部举办的101回花展中荣获最高奖项“新人奖”,创下了第一位中国人获奖的记录。
 
吴晓春于2017年7月在东京创办了第一个花道教室,由于她自己的作品和学员们的成绩优异,被总部指定承担了赤坂虎屋和果子店铺的定期花艺装饰,这是草月流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历来是由总部的权威导师担当,吴晓春又以最年轻的外国人花道师获此殊荣,她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得到前辈们的认可,被总部特例授权成为可以接待国际学员的教室。
 
继东京的两个教室之后,她又陆续在北京、成都、长春等多个城市开办教室,以中日双语教学的优势,创办了晓春草月流国际教室,期间多次应邀回国进行舞台表演和参加大型花艺展示活动,她的脚步从来不被成绩羁绊,继续创造着草月流和她自己的“首次”历史。在去年草月流总部秋季花展上出展的集体大作获得前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之后,她再接再厉又向总部申请并被获准,于9月2~7日以个人教室的名义在草月总部举办花展。
草月总部的建筑像这个流派一样,是由丹下健三设计的前卫式样,从宽敞开放式的正面玻璃入口可以一窥端倪的杰作“天国”,则是由多才多艺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当代千利休”野口勇设计,他以花、石头和水构建出一个直达二层天顶的三层石庭广场,自1978年建成以来,至今仍然是超越单纯花道、在各类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作品的展示空间。原则上讲,只要有讲师资格或开办教室的草月人都可以申请在此办展,但是不仅在草月流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教室、包括日本的讲师们也没有哪一位以一己教室之力举办过花展——吴晓春又一次创新了草月流的记录。
 
 
作品1:  利用抛物线顶点轨迹的原理

这是在2019年草月流总部秋季大展中的获奖作品,灵感来源于路边茂盛的绿色钢草,脑子里忽然就冒出在纤细的钢草枝头坠上鲜红的辣椒,再点缀几颗彩椒,优美的弧线、对比鲜明的色彩、疏密有致的团块,草月流花道强调的《线、色、块》三要素都齐了,然而花艺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和难度就在于它是有生命的艺术,如果制作过早,搬到会场时花草就会失去生机,但是要把一大堆小辣椒穿挂到2千根长1.6m的纤细钢草上,再完美地插在70公分高的花器里,既要舒展出长短高低进深都富有层次感的优美弧线,又要呈现出腾空喷洒的气势,不仅极度烧脑,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奋战,她废寝忘食昼夜苦战了两天,终于在离出展不到6个小时前,利用抛物线顶点轨迹的原理,把脑海中妙不可言的意境用触目惊叹的作品震撼到了业内外的观众们。
 

作品2:  独创性地将建筑力学惟妙地活用到了花艺制作中!

作品采用深绿色带刺的线圈缠绕营造出寓意深厚的花器,在与艳红的主调色彩以及上半部造型迥异的鲜明冲突中,险中求得奇异的和谐相映,其细高却承重的圆筒状既烘托出上半部狂放舒展的造型美,又恰到好处地凝聚和收敛了整体的锋芒。作品上半部的造型堪称完美地融汇了色彩、弧形与直线、跃动与静止、钢棒与柔丝的多种对比和相互衬托。这个作品最优异、也最难以被看懂的独创点是:作者通过绘画中透视法的灵感,将“张拉整体式结构(tensile integrity)”这一建筑上的力学原理高难度地运用到了作品中,使用“张力素材”纤细的鱼线与“压力素材”螺纹钢棒构成三角锥体的几何造型,在作品的下半部构筑起“实体(花器)”与“虚体(线条)”以及“色块”与“线条”的空间视觉冲击,刚柔并济的架构高高托举着红色平面三角形的胜利旗帜,经过两位理科专业学员张弘和秦剑的反复计算和试做,成功地利用“张拉整体式结构”,将三根钢棒互不依偎地遗世悬浮于“红旗”前的空中。整个作品刚劲有力与纤细柔美互为依托,厚重与飘盈相映成趣,羸弱处更加彰显力的平衡,遗世悬浮于空中的钢棒引领着科技原理与前卫艺术融和的时尚。


 

作品3:  富含微分几何学的创新爆点:让直线曲面化、让硬朗灵动化!

这是晓春教室在2023年东京草月流秋季展中首次合作出展的“落地式”大作,张弘根据吴晓春的构思提交初稿,秦剑帮助实操完善,黄云和汪洋现场制作,5人各展所长配合默契,成功地把团队的智慧与实力呈现在前后连续两期的展会上。作品以笔直的普通木棍即直线为基础元素,巧妙地编织和构建出充满动感的曲面形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让直线在空中交织、交错,最终呈现出流动而富有张力和反转的曲面形态。直和曲的矛盾调和、线与面的空间再造、单一结构的秩序组合以及大道至简的技法,给这个直线曲面装置平添了生命的韵律,作品极致地探求简约思维和去除冗余。线是生命的轨迹,面则翻涌着生命的波澜壮阔,通过减少元素来探索事物的本质。

吴晓春老师面对作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20790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