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表示,香港目前约有500幢获评为具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物,当局正考虑研究成立文物信托基金,以法定机构形式长期保护这些文物建筑。
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承认,早前发生的拆除天星码头事件,触发当局再次关注目前香港保留古迹文物的措施。当局会在1月再次就文物建筑保护政策展开公众谘询,并建议加入保护“集体记忆”的元素,作为评定古迹的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他解释:“保护文物建筑物不应该局限于建筑物的历史、建筑物的特色,一些与建筑物并存的集体记忆,也应该受到保护,因为它见证了香港市民曾经体验过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港府还会扩大现有的谘询机制,包括把古物谘询委员会人数由目前的21人增至28人,当中15人属于新成员,并吸纳反对拆天星码头的组织成员,以听取更多社会各方人士的意见。
港府首次公布了近500幢获评为具保留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当中,有117幢被列入一级文物保护,即是极具重要价值,必须全力保护,其中部分建筑物是私人建筑。但是,环保组织长春社批评,当局只是将历史文物分级,而没有推出法例确保不可以拆除文物建筑,令评级形同虚设。长春社要求港府在拆除具历史价值建筑物前先做谘询,多聆听市民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