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邢雪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这5年中国实行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以及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多招收了37万名大学生。
“这37万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大学一年如果有2000个新增新生的话,那就是建了100多所大学。”陈宝生解释道。
陈宝生说,中西部高校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5年前的15.3%,降到了今天的4%以内。此外,已有30个省份出台了支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今年15万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对中国教育和教师来说,十九大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来京参加十九大的河北衡水中学教师王文霞说。
王文霞说,过去5年,河北地方教育经费每年投入都超过千亿元。2016年更是达到1420.38亿元(约合215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增幅达36%。河北还建立了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逐年增加。
“一个孩子走出去,就可以让一个家庭走出去、活起来。”王文霞特别指出,大幅增加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解决了很多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问题,有效阻止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今年4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新一路小学联合市无线电管理局开展“航天知识我知道”主题实践活动。图为无线电管理局工作人员在给学生们讲解无线电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知识。 人民日报记者 史自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