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李滢嫣
近日,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国性媒体调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结果出炉。其中有关中国18—25岁在校学生的专项调查显示,在对生活的感受上,绝大部分大学生是积极的。
调查显示,只有13.8%的大学生感觉不幸福。在调查数据中,“家庭关系”、“健康状况”、“收入水平”这三项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里,中国“90后”对“家庭关系”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人群,且多过收入。
.jpg)
中国“90后”大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视频截图。
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国“90后”每天拥有3—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在休闲活动选择上,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业余培训”和“阅读”上。如今的大学生兴趣爱好涉猎广泛,并能够很好地平衡自身兴趣爱好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他们每人平均有4—5项固定兴趣爱好,其中电影、音乐和游戏较为普遍。而他们在电影和阅读上投入的精力最多。
.jpg)
2018年2月8日,返乡过年的大学生在新疆精河县托里镇沙山子社区的农家书屋里阅读。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jpg)
中国“90后”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视频截图。
根据调查,大部分中国“90后”舍得为兴趣爱好花钱。超过60%的受访者愿意为兴趣爱好付出一次性的大额消费。其中,对于那些每个月为兴趣爱好会有固定花费的大学生受访者,超过半数每月花费不足300元人民币,5%的人每月花费超过1000元。
.jpg)
2017年7月,浙江大学毕业生放飞象征未来的纸飞机。图片来源:人民网
据悉,此次大调查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线下,大调查通过邮政遍布中国的网络,面向104个城市300个县,发放10万张明信片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线上,央视联合国内10多家顶级互联网公司,面向全网推送网络调查问卷,调查范围覆盖8亿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