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重庆涉及三峡移民的县市官员不惜“踩高压线”,挪用三峡移民各类违规资金近3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家审计署1月26日发布的“三峡库区移民资金审计结果”公告显示,2004年到2005年,中国政府共下达和拨付三峡移民资金9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8亿元。
中国三峡工程涉及140多万移民,到去年底已经移民120万人,完成移民工作的85%,另外20万移民将在今、明两年完成。三峡移民涉及重庆、湖北的20个区、市、县。
审计共发现各类违规问题金额2亿8900万元。一是违规使用移民资金2亿7200万元,主要用于超规模移民项目或非移民项目建设、行政开支、办企业、购房、付息等;二是虚报多得移民补偿和政策性补助资金1694万元。
虚报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
审计署列举了几个违规使用移民资金的县市和政府部门。如重庆市云阳县交通局出借1440万元移民资金用于非移民项目;重庆市移民局超计划和重复安排计划使用移民资金542万元购建办公用房、培训中心和职工住宅。此外,审计还发现五起涉嫌侵占移民资金的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此外,审计署也发现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库区搬迁企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虚报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资金缺口,和将非搬迁企业纳入搬迁范围申报的方式,多得职工安置补助资金1030万元。
审计中还发现,移民培训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用于移民培训中心基建和设备购置的比例过高。两省(市)自三峡移民工程实施以来至2005年底累计支出三峡移民培训费2亿8400元,其中移民技能培训支出为5952万元,占21%,低于国家规定的60%的比例,而用于培训中心基建和设备购置的支出却高达1亿3900万元,占49%。
三峡移民资金属于专款专用,无论是中央还是重庆市、湖北省,对使用移民资金的管理还是相对严格的。当地官员把挪用移民资金称为“触高压线”,即使这样,还是出现个别挪用移民资金的现象。
对此,重庆大学研究三峡库区的学者蒲永建说:“在中国官场,有些人不认为挪用公款是犯法,实际上,许多官员挪用公款也没有受到处分,因为大家会觉得他没有自己侵吞,不算犯法。这次因为挪用的是三峡移民资金,因此问题就比较严重。”
对审计发现的违规使用移民资金等问题,中国国务院三峡办高度重视,专门下发通知要求两省(市)认真整改。两省(市)政府多次召集有关区县专门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国务院三峡办和重庆市还分别成立了整改工作检查指导组,逐个区县检查督促整改工作。至2006年12月底,两省(市)通过收回、归垫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和补办相应手续等方式,已整改违规问题金额2亿4200万元,整改率达84%。
百万移民告别故乡
上世纪末,为了让位给三峡工程,百多万移民挥挥手,告别故乡的泥土,告别多年来和长江相伴的日子。
中国媒体曾经形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算式,更是一本政治账、情感账。离开故土,最难割舍的还是情感。
背上包袱,百万移民从1993年起开始了大转移。这场大规模的移民涉及面非常广,难度非常高,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艰巨复杂。然而,20个省市、10个大城市、50多个部委对口支援,十几个省市接收三峡外迁移民,却为破解百万移民这道难题提供了答案。
一转眼14年间,已搬迁安置的移民超过120万人,其中重庆库区移民98万人,湖北库区移民25万人。库区剩馀移民任务将在2008年前完成。
据报道,在外迁移民中,60%至70%的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外出打工,20%从事服务业,正从生产、生活和情感上成功融入当地社会,生活条件也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