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黄教聪:咬定青山不放松
日期: 2022/09/10 11:53


文学园地


—忆“板桥”先生:献给2022年9月10日教师节


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的郑板桥大师,人品更是出众不凡。其高尚性格和高风亮节经久不衰而为人称颂,显著特征可如下概括为:刚正不阿、无所畏惧;慷慨潇洒、义气非凡;从容自信、坚定信念。而这一切又都形象地蕴涵与寄托在他那艺高胆大的精彩石竹传世诗书画之中。殊不知,他的如下两首代表作名诗,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墨客,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板桥先生正是坚持不变地咬定天下真善大义与美德奇才的修练,削尽凡尘人世间的虚假冗繁,方才成为名不虚传、人々敬重的大师的……”大学毕业前,宋老师(以下简称为宋师或尊师与恩师)声情并茂地对我曾如此说道。

同样,母校(上海机械学院,现改名为上海理工大学)的一位知名德语老教授感慨地告知:“宋文栻老师正如郑板桥大师一样,是个令我心服感佩而自愧不如,在整个現代社会人世中真正可敬感人而难于寻觅、不可多得的一位尊师。可惜这样的教师如今太少了……”

一.“板桥”的不解之缘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记得,1980年的大学期间,宋师先后两次把我叫到其家里(大学内),郑重地将两首诗解说后递给笔者,希望我做人和搞艺术干事业,要象板桥那样, 任何时候都要“咬定”正义谦诚与削尽冗繁:“只要持之以恒、坚定地不屈不挠,则毕业后将来必成大器……。” 诗的志向意境与气度,使我赞叹至极和感佩不已,从此,便与板桥大师的为人和诗画以及与他相似的宋师, 开始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话说80年的一个冬天,宋师给我们德语班上古汉语课。当内容涉及到唐代混乱初期庶民受苦不安的时候,他好像联想到了文革极左期间的全国灾难,不由自然地触及到内心痛处,顿时怒火中烧地开始严词抨击造成的冤假错案,脸上突然现出从未有过的义愤神色和目光,全班同学对此颇感“意外”。

宋师能写一手正规的好字,但平时书写时却必然手指发抖,写出的字总是动荡不稳,像在跳着“迪斯科”斜抖舞。其原因据说是:在文革乱世的特殊时期, “顽固不化”的宋师受尽折磨、苦不堪言。但他始终昴首挺胸,宁死不屈地坚决不肯认罪低头,遂遭到了“革命派”红卫兵等无端野蛮的批斗和疯狂殴打,致使手的神经系统被严重破坏。    
  
当晚,我立即找到宋师,开始“紧急”现身说法地“教育指导”: “望老师今后上课等,千万不要偏题而涉及政治。因为这样有危险,很容易出事。家父就是其中一例。他响应毛主席的重要号召,作为南市区公安局刑警队和团支部书记,领先大鸣大放,结果被人诬陷密告,说他公开大胆煽动反党反社会,被带头打成了右派现行反革命,蒙冤入狱前后整整25年(现已平反),害了自己和全家亲友。政治上有时是黑白难分,很残酷的,稍不留心就会出事。如果有人断章取义或不怀好意地悄悄告发,你就很有可能遭到料想不到的各种冤枉罪责和麻烦……”

宋师望着星空的明月,略有所思地打断我问道:“说得有道理。但你为何要担心我,对我说这些?……”我未加思索、毫不犹豫地立即回答:“宋老师在文学与人品上作为德才双高的长者,是我极为尊敬的一位难得老师,将来说不定我们还会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所以,我有责任提醒,不希望您出任何问题而应当保护您……”
  
正是上述两件事, “因此,使我深刻认识了解了你的为人,从此便与你开始结下了可说是自然的义气相投不解之缘”。宋师高兴地回忆着,加重语气地对我说道。

二. 忠告


满腔火热堪嘉许,
蜗角虚名何足取。
真才本共勤奋生,
大智从来不自诩。

毕业时,作为临别赠言,宋师为我作了这首十分工整又恰如其份的七绝诗,不留情面而用心良苦地指导激励笔者。其实,当时笔者并没重视,也未在意去领会其深刻含义及尊师对我今后未来的期望与提醒,甚至还似乎略有几分火辣辣而不以为然的不快之感。因为此诗不仅韵律严谨规范、意境深远,更重要的是,内容句句中肯而切中要害,对笔者后半生的为人与从艺处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众人眼中的“板桥”

说到板桥似的宋师,平时总是从容地踱着李白与板桥等古代文人式自信的步伐,脸上始终挂着亲切自然而和蔼可亲的笑容。虽然眼睛不大,却透射着正义可信、令人安心愉快的光芒。
他在校内与相关各部门,倍受敬重, 评价是有口皆碑的极好。



81年大学校园里的珍贵师生合影。

当时的图书馆负责人金志奇(擅长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法)好友曾感慨地对我说过: “宋老师绝对是一个克己奉公地只愿付出、不求回报,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状况下,向来刚直不阿、气宇轩昂、澹泊名利而仅为他人考虑的长者。这么多年了,在工作地位与待遇上,与事无争地从无怨言。作为一个在解放后不久,1950年即于大学开始尽力贡献的老资辈而有学问有水平的老教师,不求升迁名利,如今还住在校内那狭小拥挤的房间。换成别人,早就设法而被分配搬入宽大的新居了。我们这里对他,谁都敬佩……”

对于宋师这种高格调高品味的“傻劲”,大学的元老李老师说:“好在他是个光明正大又清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文人, 一直奉行郑板桥的“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始终保持着大度坦荡而平衡。说老实话,要达到宋老师这样的境界,绝非容易……”

当宋师不幸于年仅70的94年摔成脑出血而过早离世后, 一位老教师流着眼泪坦言: “可惜宋文栻这样的好老师和人物,历来是真的很少见,包括整个上海与中国。他的义正清廉谦逊儒雅和信念包括文风,确实与我们敬佩的一代大师郑板桥十分相像。过去由于个人恩怨上的曲解和无知,我还曾误解并背后攻击过不善于张扬和辩解而素来坦坦荡荡、堂堂正正的他,真是深深感到有愧而后悔啊!……”

特别敬重他的一位实干派大学领导干脆地告知:“宋老师一贯勤而善于教书育人,备受师生们的敬重爱戴。因此多次获得殊荣,曾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学生思想工作者,像这种老师,才是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我国教育界真正难得模范园丁……”
   
是的! 他是一个特别少有的“六无”高人:“对学生无不细心关怀; 师生情谊无限深厚; 对领导或学生同事,无不真诚与谦虚;对工作与生活,无尽地奉献、认真与俭朴;对清廉等信念与人品原则, 彻底而无比的坚定。是无愧于先进而真正稀有的模范教师,尽管我曾傲慢无礼地与顶撞我的宋老师激烈争执过两次。”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瞪大着又亮又黑的双眼,向我激动地介绍他对宋师的内心感觉。
 
“宋老师徳高望重,平时话语不多,始终穿着蓝色中山装,给人以亲切和气而又庄重威严的感觉。多少年来一直言行一致地坚守着他的信念原则。我们都得到过来自他及时而无声的帮助……”另一位老师认真地说道。

四、伤感 


 “不食人间烟火”的笔者,多年来几次去宋师家却什么东西都没带,更是从没关心问过他当时的身体健康等状况。 1992年秋天, 89年赴日后第二次返沪时我再度去尊师家看望。 
告别时,恩师难舍难分地坚持要送我。途中,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将内装2万日元的信封递给他: “望宋老师一定收下,帮我买点师母喜欢的东西……”

没想到话音未落, “不要搞这套东西,有庸俗之嫌,我历来不欢喜这样。记住,以后再也不可出现这种我最不习惯的现象。你是我最为期待的好学生。所以,你的成就与不断上进,就是对我最有安慰最好的礼物。唯愿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目睹着宋师那严励训斥的目光与分别时温暖有力的握手,我顿时感到惭愧地无地自容。
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在校门口分手后, 笔者慢步只走了几十秒, 旋即略有所思地途中立刻又返回去。目送着恩师那消瘦而坚挺却渐渐远去的背影,泪水不由悄然打湿、蒙住了我的双眼。望着消失在一片黑夜中那个模糊而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不禁相形见黜,一瞬间深深地感到自己是多么浮夸渺小和“卑劣”。而结果谁曾料到?那次见面,竟然成了我们师生间的永别……。
  
过去有大量机会可以相见,但总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放弃拜会,更是鲜有写去书信联系。83年毕业工作后不久,征得单位贤明领导的许可,笔者曽返回母校几天,进修语言。期间,虽有大量机会与时间,可去看望尊师,却愚蠢地并未想到过前往拜见.哪怕是一次。坦率地说, 这是多么的浅薄无知,可笑可鄙而又可悲……! 然而现在后悔而想见,,却已没有可能了。
但截然不同的是,宋师虽然事前知道此事,而却故作不知,之后从未提起责备过我。这才是名言“难得糊涂”的最最上品而真实的再现!


五、后记

人的一生中,至今可能会失去过许多珍贵难得的东西。对于我而言,感觉最为悔之莫及、未能珍惜而失去的,莫过于“板桥”似的人物宋文栻老师。

长期以来, 笔者一直渴望能如愿地倾吐心境,向教育界展示俗世间宋师的不凡品性以及我的思念至极和醒悟前的相关“真面目”。来日已33年,前后虽撰写发表过不少习作,然而,迄今最想写却又最怕写并感到最有意味、温馨无比而又沉重难写的,即是不同寻常的本文。

由于担心文笔水平有限,不能准确地表达而玷污了文章应具的精神灵魂与文中主人公非凡的人格魅力,再加上我几乎又是个崇尚理想的执着完美主义者,于是,一等再等;一直在那种苦思常念却诚惶诚恐与自责和矛盾交织的心态中, 多少年来,下笔后一改再改,而拖至今日方才定稿。



满腔火热堪嘉许,蜗角虚名何足取。真才本共勤奋生,大智从来不自诩。(尊师文栻先生赠教聪诗)黄教聪 书


每当想起宋师,笔者内心总是感怀良久,很长时间无法平静……。那种人走影留、形去神在的特殊因缘和意念,着实使笔者倍感亲切和无比的珍贵。因为世界之大,茫茫尘寰,绝品的尊师与人间的上品真诚实在难得: 

高风亮节天地有? 
名月青山遍寻求。 
刚正板桥今何在? 
义气宋师涌心头! 
  
亦师亦友亦父,这就是我的尊师-------无论如何何时何地,都永远无法忘却的“板桥”先生。 (完)

(黄教聪供图)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9/19923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