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两会传递“继续改革”坚定信息
日期: 12年03月3期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

每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在三月的第二周渐进高潮。2012年,是中国政治的换届年,也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和中共十四大确立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20周年。今年两会的主题离不开“改革”,当在情理之中。

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为本次两会的“改革”主题提供了历史镜像和时代背景的释义。他说: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参加过改革开放全过程,有的时候我就愿意回忆改革开放的历史,观察今天,展望明天。20年前,小平同志告诫我们,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御风险的力量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他还说过,改革要大胆和谨慎相结合。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更加坚实了;另一方面,人们对进一步改革的认识也越来越有共识。我们重温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回顾90年代初到现在的历程使我们懂得,深化改革的时机到了,我们会继续坚定地前进。

确实,过去的2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跨越式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2012年的中国,面临着全球经济萎缩的影响和国内发展条件的累积性变化,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按照过去20年的模式继续惯性发展,已形成了巨大疑问。今年的两会,其实是对这个日益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做出判断、给出回答——真实的答案就是“继续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了近70次“改革”,两会代表们也是“改革”长挂嘴边——毫无疑问,“改革”成为两会关键词。站在今天的历史时点上来看,“改革”的内涵已经不局限于20年前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更包含了对过去20年里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体制的大胆改革。坚持义无反顾的“改革”,才是对20年前历史转折的最好纪念,才是对21世纪时代要求的最好回应。

全国两会召开以来热点不断,几乎都与“改革”相关。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GDP增长目标设定为7.5%,传递出中央淡化GDP作为评价指标信号的同时,更展示了为地方松绑以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改革”姿态。两会代表热议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社会道德规范改革;呼吁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垄断性国企改革;讨论环境监测指标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和民生改革、还有刑诉法有关“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的人权改革等等,都充满了现实性和紧迫性。

温总理报告提出,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理顺五大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基本涵盖了当前中国发展的焦点、难点,也就是改革的突破点。为此,2012年改革的六大攻坚任务脱颖而出: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

本次两会传递的重要信息是,当前改革最关键的任务已迫近行政体制改革,这个问题至今还未完全到位。会前,《人民日报》发表一篇“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评论文章,为继续改革造势,明言不改革是最大的危机。所以,两会代表已经形成了共识:推进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既得利益格局,而政府改革的最大阻力也在自身。改革对政府是一个巨大考验,政府是真改革还是假改革,是口头上说改革还是实际行动促改革,面临很大考验。

为了确保“真改革”能够突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坚厚壁障,推动社会分配走向公平、引导经济发展走向协调,政府首先需要有勇气展开自我改革,明确规范政府什么时候应该在场,什么时候不必插手,也就是说,只有推进法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做出体制改革,才有可能削弱 “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的特权痼疾。通过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让民间力量和市场力量形成良性秩序,激发社会力量和潜能,打造公平和多赢的社会秩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5/13992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