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关系事在人为岂能破局
日期: 2010/11/01 22:46 评分: 10.00/1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

正当各界关注并期待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菅直人继布鲁塞尔的“走廊交谈”后,能够利用出席东盟10加3峰会的机会在越南首都河内实现正式会晤、扭转深陷紧张的中日关系之际,中日总理会谈却在10月29日傍晚的最后时刻被叫停,发生了戏剧性破局。

29日当天,中、日外长杨洁篪和前原诚司先行会晤,安排首脑会谈事宜。据称,原定30分钟的会晤实际延长到1小时20分钟。内阁官房副长官福山哲郎表示获得通知,中日外长交谈气氛融洽,当晚6时半要举行中日高峰会谈。NHK在傍晚也报导,两国总理预定在日本时间当晚7时35分会面,双方破冰情势一片大好。

但是就在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之后,情况急转直下。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发表措词严厉的讲话,指摘日方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通过媒体不断散布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论,此后又对中日外长会晤内容散布不实之词,破坏了两国领导人在河内会晤的应有气氛,由此产生的后果日方必须负完全责任。此后,中方强调从未安排两国领导人会晤;而菅直人则透过一名发言人指出,看不到任何中方指摘破坏气氛的事实基础。

其实,在东亚峰会期间,温家宝与菅直人一直擦肩而过,目光没有交会。镜头显示,即使在峰会东道主越南总理阮晋勇和韩国总统李明博的斡旋下,中日领导人勉强握手,双方表情也不自然。有报道指出,中日首脑会谈破局的原因出于法新社误报“前原说中方在外长会谈中已同意重新开始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谈判”,而前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中日领导人真是因为这样的误报而取消高层会晤、放弃缓和关系的努力和恢复关系的机会,那只能说明中日关系的脆弱程度已经超出了世人的想象,两国外交人士近在咫尺却缺乏互信基础和沟通渠道。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前原在日美外相会谈中不断确认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的协防范围,欲拉美国入局而再次激怒了中方。

中日高层在东亚峰会上会谈落空,使得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即将在日本横滨召开的APEC峰会面临严峻的政治气氛,也使得中日关系在年内甚至更长时期内走向缓和的前景变得黯淡。现在,日本外相、鹰派政治家前原诚司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被封为搞坏中日关系的首要“战犯”;而北京同日本民主党政权的关系也从满怀期望变为彻底失望、从政治蜜月跌入和平冷战。当然,某个政党或者个别政治家的翻云覆雨就能对中日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这种事实本身正说明中日友好关系缺乏基础性理解,更缺乏有效的维护机制。

2010年曾经被设定为中日关系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中国最高领导人——政府总理和国家主席年内两次访日,前所未有;中日领导人会在多个国际会议场合会面,加速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中国访日观光客将大幅上升,不仅促进日本国内消费,更会加深中国人对日本的理解;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以青少年交流为代表,中日进入大交流的新时代。但是,形势的变化却打破了所有美好的预想,钓鱼岛撞船事件及其后续发酵使得中日关系在两个月内急转直下,由最好的年份转为最坏的年头。目前,中日在许多分歧上都收窄了回旋的空间,甚至到了覆水难收的危险地步。官方对立情绪与民间的敌对气氛互相影响,陷入恶性循环。

显然,日本对中国立场日益强硬正是美国重回亚洲、西方世界压制中国策略的一种反映。这种认识正在形成气候,逐渐上升为一种共识。如果承认中日关系的现状正是这种国际大格局的缩影,那么中日关系就会在无所作为的宿命论轨道上愈走愈远。事实上,中日关系远远没有走到这一步,也不应该走到这一步。无论从历史来看,还是向未来着眼,中日作为近邻,作为亚洲大国,有着自身的关系逻辑,更有自身的发展使命。中日关系绝不是逞一时之强的舞台、取一时之快的工具,而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共生共存关系。所以,中日关系不能对立、不能破局、不能放置、不能绝望。

既然中日双方都认为努力维护和推进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到双方需要保持经常性接触、为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那么这种共识就必须由口头表述落实为行动实施。中日构筑战略性互惠关系,不惟顺境时的利益共享,更需要在逆风时互相谦让,真实理解“进一步万劫不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千古道理。中日在东亚峰会上高层会谈落空,固然为已经受伤的中日关系带来新挫折,给所有关心和盼望中日关系回复良性轨道的人们造成大冲击,但中日关系绝不能就此破局,更不能听天由命,中日友好的信念不能动摇,中日关系必须事在人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5/1282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