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打造老有所养的华人共同体
日期: 2010/08/09 12:43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

近日,日本百岁老人下落不明事件相继浮现,对于世界头号长寿国家而言,这是颇为难堪的事实。尽管厚生劳动大臣誓言要对全国110岁以上的老人展开行政会面,把握数字,确认实情,但日本的一部分百岁老人只存在于户口登录名册上可能已是常态。

数年前,日本的年金篡改丑闻声名狼籍,而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每况愈下。日本有不少“年金难民”选择老后背井离乡去海外生活,更有“老后难民”在鳏寡独居中孤独地默默死去。日本部分百岁老人无形“失踪”,暴露出行政管理的混乱和高龄老人的孤独生存状态,也揭示出提倡“亲孝行”的日本尊老敬老文化正在崩溃。

日本是世界上位居前列的老龄社会,也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男性为79.59岁,女性为86.44岁,不仅继续更新历史最高纪录,也在先进发达国家中居首。但即使这样, 60岁以上的老人有超过四成担心自己会“孤独死”,更有超过七成的老人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所谓“寿多必辱”的传言,在亲情寡淡、家庭走向崩溃的社会,在制度频危、保障落实不到个人的社会,依然会成为现实。

日本的华侨华人已超过80万,虽然人口结构以青壮年为主体,还处于孔子所谓“未知生、焉知死”的阶段,但日本社会的老龄之忧和百岁老人的不明之死,对我们来说绝不是他人之事,更不可能隔岸观火。关心父母、关注老人,让他们享有一个幸福而安稳的晚年,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是这一代华侨华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日本,经历了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拼搏和奋斗,第一代老华侨已近垂垂暮年,百岁上下的高龄老人也间或出现。他们是华人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华人繁衍的社会象征。华人社会和侨团对这样的人瑞,抱有的是敬意,给与的是关怀。

在提供老有所养环境方面,尽管养老社会化已经深入人心,但具有深厚的亲情联带性的华人家庭还是更具温情,因为亲情和关怀是人世间的金不换。在提供老有所终方面,以侨团为代表的社会共同体正在发挥作用。毛主席以前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倡说:“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显然,在日华人并不孤独,因为身后有共同体的支撑,所以活得充实、死得尊严。

对于占压倒性多数的新华侨华人来说,一方面,许多人的父母已年过六旬,甚至七旬,正在迎来人生的晚霞;另一方面,第一代新华人中年过半百,甚至已到退休年龄者日益增多,可见“老后”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日本人习惯用“ 亲孝行”来表达子女对双亲的亲情关怀和人伦责任,但社会伦理意识淡化和百岁老人莫名失踪显示,“ 亲孝行”在日本正退化为一句口号而不是一种行动。相比之下,一代旅日新华人由于早年外游,尝遍人生苦乐滋味,人到中年之后反而更能体会父母牵挂游子之心,更不愿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生遗憾。让父母老有所养,可能涉及个人的能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需要的是一颗心,而不仅是一笔钱。

与此同时,许多新华侨华人来日时久,仍然沉浸在拼搏和发展中,颇有“不知老之将至”的味道。但是,岁月不饶人,老龄社会的忧虑近在眼前,必须重视。由于不能期待低生育率可以支撑起一个合理的社保制度,所以个人安享老有所养的晚年,一方面需要敬老爱幼、上行下效的亲情伦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保险等制度上的保障——前者是情理,后者是法理,只有两者兼备,再加上良好的社会共同体环境,才可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的理想。否则,即使在日本这样的社保大国,也难以回避老后悲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5/12551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