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杜海玲:日本有个爱新觉罗溥杰与嵯峨浩的故居
日期: 25年07月3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杜海玲

6月28日,受一名日本朋友樫原先生之邀,与十多名中日的朋友去千叶市稻毛看了爱新觉罗溥杰与日本妻子嵯峨浩的故居。从稻毛车站步行15分钟可至。天虽热,因在车站等出租不来,遂决意走去,一路也可见当地风景——虽然与1937年夫妇入住时已过88年,并不再有沿途旧影。


走进幽静的这所和风别墅,有日式庭园,有榻榻米房间,坐在庭园前的缘廊,看眼前绿叶婆娑,清风徐徐,遥想当年也曾是这样的风和叶,但人世间已经是沧桑岁月。

爱新觉罗溥杰和日本妻子虽是政略结婚即有目的的联姻,但二人情深意笃,被称为“动荡时代的真爱”,传为佳话。

抗战胜利后溥杰被苏联俘虏,后被送回中国改造劳改10多年,嵯峨浩一直等待丈夫归来。1961年,嵯峨浩获得许可,带着女儿来到中国与丈夫团聚,这是他们分别14年后的重逢。她在北京一直生活到1997年去世。

以《转世》为书名写过他们往事的日本作家牧久先生也在现场为我们讲解。

朝日电视台曾经拍过电视剧《流转的王妃》,由常盘贵子演王妃,拍得颇感人。


墙上有溥杰的墨宝。

溥杰与妻子嵯峨浩育有两名女儿,慧生和嫮生。大女儿慧生的命运令人扼腕,在19岁时,与学习院大学同学大久保在天城山“殉情”——到底是两个年轻人一同约定了殉情还是大久保单方面的决定,至今并无定论。网上有很多文章,说是因为大久保自知与混血格格恋爱,身份悬殊,而且这名大久保似乎是一名愤青,情绪不稳。从留下的迹象看是慧生被拖累了。



在此两年前,1955年,苦学中文的慧生,偷偷给周恩来总理写了封信——尊敬的中国总理、伯伯、先生:我是伪满罪犯爱新觉罗·溥杰的大女儿,名叫慧生。这封信是我背着所有的亲人写给您的,因为我太想念我的父亲了。相信伯伯一定能理解一个十七岁女孩的心情。我的中文虽然很拙劣,但请允许我用在日本学的中文给您写这封信……我的父亲溥杰久无音讯,母亲和我们都很担心。我们不知给日夜思念的父亲写过多少次信,寄过多少张照片,但是从来没收到过一封回信,只好望洋兴叹!虽然中日两国体制不同,人们的思想各异,但骨肉之情在中国和日本都是一样的。若周总理也有孩子,一定能够理解我们对父亲的思念。一定能够理解盼望与丈夫团聚、同时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姊妹抚育成人的母亲的心情。当前,中国与日本没有外交关系,但是,我们的家庭却是由中国的父亲和日本的母亲组成的,我们全家人都真心实意地期望中日友好。这一心愿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的。母亲盼望早日回到父亲的身边。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所以才这样拼命地学习中文。
谢谢,拜托了!请伯伯能将这封信连同照片一起转交给我亲爱的父亲,并衷心希望能允许我和父亲通信……

这封信打动了周总理,他把这封信和照片一并转交给溥杰,让他们父女实现了通信愿望,而且,从此,在押战犯也开始能和外界亲属通信。

关于慧生和大久保是否殉情的真相永远处于迷雾之中了。可怜花季少女慧生在19岁香消玉殒。二人的故事在1958年被拍成电影《天城山殉情》。据说她曾写信给溥杰,说自己有了喜欢的男生,而父亲回信则让她听妈妈的话。无论如何,悲剧发生了。

慧生的妹妹嫮生,在《神户新闻》上多次撰稿,为中日友好做了很多事情。留下很多手记。

看着嫮生写的文章,还挺感慨的。有很多人终其一生想要建功立业为世人瞩目。也有人终其一生羡慕和希望做普通人,体味寻常生活之重要。有一张剪报,题目就是嫮生“向往普通生活的份量”。



在大时代的颠沛之下,个人的命运极其渺小,受到拨弄和摆布。


在爱新觉罗溥杰和嵯峨浩成婚时,日本的贞明皇太后送给浩树木的种子,叫做白云木,只有皇室可以栽种。后来辗转由嫮生将种子赠给父母当年新婚时的故居,在这里生根开花。每到秋季,花开蒂落,周围居民也来捡种子。从前皇室庭前树,栽入寻常百姓家。
这所故居由千叶市管理,登录为千叶市地域文化财,称为“千叶市因缘之故居 稻毛”,早上9点到下午4点半可以参观,每周一和公众假期都休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1/21210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