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受四川“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启发,某省动作极快地举办了“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学术研讨会”。如今是信息社会,朋友圈一发,再一传,就几何级铺开了,很快学术圈与小百姓都知道了。
某省D城的几个文化人也不甘落后,在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积极筹办起了“刘姥姥进大观园300周年学术研讨会”,还成立了筹备班子,由已退休的市委刘副书记挂帅。

图:孙温
刘副书记说:刘备姓刘,刘姥姥也姓刘,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四川能开“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们D城为什么不能开“刘姥姥进大观园3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看不起刘姥姥,看不起刘姥姥就是看不起贫下中农,就是看不起底层百姓。刘姥姥来自农村,来自乡野,来自基层,接地气,有大智慧、大学问,千万千万不要小看。
“是啊是啊。”自称“半个文化人”的司马北马上接口说:“刘备当年也不过是个卖草鞋的,如果不是遇到关公,遇到张飞,来了个桃园三结义,充其量是个小手工业主,说他是无业游民也无可无不可,英雄不问出处嘛。至于那个被托的孤,更不值一提,就是个阿斗,一个阿斗都能研讨,代表贫下中农的刘姥姥更有研讨价值,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很多。”
“对,一定要开成一个有学术成果,有国际影响的研讨会。”刘副书记一锤定音。
司马北又说:“老书记就是有水平,高屋建瓴,有国际视野。放心,只要资金到位,请若干位国际学术大咖包在我身上,到时再出版一本《刘姥姥进大观园3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由您刘书记主编,这可是传世的大著。”
刘副书记拍拍司马北的肩膀说:“钱的事,我来解决,论文的事,你去落实。”
司马北野鸡毛当令箭,开始了约稿,言明有稿费的,还可到D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切免单。大咖们一听,心知肚明,一个个蠢蠢欲动,开始挖空心思地泡制起论文。
不久,收到论文《刘姥姥是刘备的后裔吗?》《刘姥姥祖宗十八代考》《刘姥姥的说话艺术分析》《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阶级分析》《从刘姥姥看清代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刘姥姥对后世的影响》等等,有的论文洋洋洒洒写了一两万字。司马北来与刘副书记商量,是不是按国际惯例,每位嘉宾的大会交流发言不超过12分钟。会上只谈要点,反正有论文集与会者将每日一册,有兴趣的可带回去慢慢细看细读。
司马北很兴奋,在朋友圈说自己最近忙得脚不颠地,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网友问他在忙什么?他看看火候到了,就开箱子地把要开“刘姥姥进大观园3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信息透露了出去。
马上有网友问:“开这样的研讨会意义何在?”
司马北答:“意义大着呢,这是对社会上盲目宣扬帝王将相的一种挑战,是再次让贫下中农当家作主,成为历史的主人的一种新战略部署的试水,格局小的人怎么看得出看得懂呢。”
还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是300周年,凭什么说是300周年?
司马北答:“专家说的!不相信专家,难道相信你不成?”
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一边倒地讽刺司马北,说:“你大概就是砖家吧?!”“你们浪费纳税人的钱,开这种无聊的研讨会,除了给某些人脸上贴金,毫无价值”。甚至有人还不无讥讽地说:接下来是不是要开“薛蟠诗歌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西门庆强身健体国际学术研讨会”“武则天与面首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
任你网友说破天,批评意见再多,无所谓。“刘姥姥进大观园300周年学术研讨会”还是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就等大领导那天有空,就定下开会日期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两个研讨会召开后,据说各地正在筹备召开的学识研讨会还有“林黛玉进贾府300周年学术研讨会”“猪八戒到高老庄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秦始皇秘不发丧2233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范蠡与西施私奔2468周年学术研讨会”“烽火戏诸侯2800周年学术研讨会”……
有关方面对这种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局面到底啥态度,现在还不好说,且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