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汪先恩:鲁迅不养生
日期: 21年11月4期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积水谭 汪先恩



独子周海婴百日纪念

今年适逢鲁迅诞生140周年,去世85周年,不少机构举行了纪念活动,纷纷缅怀与颂扬,我却替古人担忧,替古人惋惜。

臧克家当年纪念鲁迅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无疑鲁迅的精神尚活着,而且永远活着。然而,1936年10月19日,鲁迅55岁时就撒手人寰,唯一的孩子才7岁,孩子他妈才38岁,无论鲁迅死得如何哀荣,他的早逝对家人来说,非常不幸,令人惋惜,惋惜他不养生。

在纸媒的黄金时代,周树人、郭沫若、郁达夫等留日学人,纷纷弃医从文。据说,作家多从学医的或记者中诞生,可能了解人的结构或行为,编起故事来比较方便,但也不是那么方便。

周树人的文学梦差点被葬送。周氏兄弟,1909年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东京出版《域外小说集》系列,未料到第一册与第二册,都只卖出20来册,还是朋友捧场,惨淡经营,连饭钱都搭进去了。

残酷的现实,使周树人从此老老实实挣工资,直到1918年,在东京时期的老同学钱玄同,来做思想工作,力劝他给陈独秀的《新青年》写文章,才又燃起了周树人的文学梦,开端一篇署名鲁迅的《狂人日记》,不小心成了近代白话文小说的开山之作。

《狂人日记》撇开文学不谈,光就被害妄想症的医学描述来说,写得极其贴切。梁实秋否认鲁迅的文学成就,讥笑没有长篇,我不赞同,其实文学成就与文体长短没有关系。百年来,还没有一部小说的成就超过鲁迅的《阿Q正传》,阿Q精神并不只是乡下人独有,也不只是中国人独有,而是人类共有的弱点,每个人或多或少在运用精神胜利法。阿Q的悲剧,世世代代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演绎,人世间,即便在发达的自由世界,一样有感叹“枪毙不如杀头好看”的看客,一样有被拉来顶罪的阿Q。历代,洞悉社会的精英不少,但敢于呐喊,敢于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属凤毛麟角,这或许是鲁迅最伟大的地方。

梁实秋批评说,“他写了不少的东西,态度只是一个偏激。”确实有点偏激,也许是写杂文的需要,偏激与夸张其实是一个意思。人人都难免带偏见,有时偏见难免很激烈,鲁迅也不例外。

我喜欢鲁迅,但感觉他至少有三处偏见。一是对《故乡》中的杨二嫂,杨二嫂人称“豆腐西施”大家把她比作西施,她往店里一座,客人就纷至沓来,毫无疑问,青年时很漂亮。想必杨二嫂,即使半老,依然丰韵犹存,依然大腿修长,这么美丽的体型,却被鲁迅形容成“圆规”,明显是偏见。

第二是对汉字,他极力附和钱玄同废止汉字的主张。发达了敬祖坟,落后了就砸祖宗牌位倒是规律,但连文字都得砸就过分了,当然后来用实际行动做了更正,毕竟靠汉字讨生活。

第三对中医,说”中医不过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我年轻时,对他的这句话也有几分相信,但等到从事临床,等到自己久病不愈,特别是读完西医博士之后,发现中医在治疗疑难病症及养生方面,无可代替,便觉得鲁迅的话太偏,并寻思他为什么会如此偏。

父亲过早病死,迁怒于中医。其实鲁迅的父亲患肝硬化腹水或癌性腹水,即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也只能做临终关怀。他所说的经霜三年的甘蔗及成对的蟋蟀等药引子,根本不是中医学的内容,无论是《内经》还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孙思邈的《肘后方》都没有类似记载。如果不是鲁迅虚构,就是民间郎中的托词。

由于鲁迅对中医存在强烈偏见,丧失了用中药等调理身体的机会。鲁迅中年就靠假牙度日,可见其脾胃相当虚弱,也就是消化吸收功能差,对此西医无法,但中医极其擅长。胃肠不好,呼吸道必弱,鲁迅拖着亏虚的身子,长期通宵熬夜,超级嗜烟,到1936年时,已成皮包骨状态,并发胸膜炎。按理这也不难治,但偏偏须藤给他用了激素和解热镇痛药,导致免疫力和消化力进一步减低,于是,结核炎症并发气胸而断气。

周海婴著书怀疑须藤医生有军方背景,故意害死他爸。应属错怪,鲁迅不是吴佩孚,对鬼子不构成威胁,须藤没有理由故意害死鲁迅,但他按当时所谓科学的治疗,确实加重了鲁迅的病情,最多算无意的杀手。

人固有一死,或死得太早,或死得太迟,都不是好事。鲁迅死得太早,虽然历史不能假设,常私下想,如果鲁迅当时找到上海高明的中医,进行正确治疗与调理,活到古稀应不是问题。

2021年11月12日于东京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1/19547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