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心平气和忆高考
日期: 14年07月3期 评分: 10.00/1

 

我的高考已是几十年前的往事。

那一年的早些时候,听说国家将要恢复高考制度,当时我在心里就死灰复燃似地激动了一回。因为我自以为在校学习期间,历来的考试我都运气不错。及到恢复高考成为现实,报名已指日可待的某一天,我对母亲说:妈,下个月开始我不打算上班了,我要考大学。

母亲没有立刻答复我的话,很是平静的样子,许是早已猜到我的想法,低头沉思了片刻。我知道母亲有些拿不定主意。其时我在一家单位做工,自食其力之外,还可以部分贴补家用,如果考上大学,不但减少收入,还加家中负担。末了,母亲说:你要考就考吧,省得以后后悔。

我从一位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那儿借来了高等数学教材(据说高考是要考微积分的,在校时没有学习过),又从父亲的书箱中(除了政治运动以外,父亲的书籍一般是压箱子底的)翻出了马列主义哲学教程,再从家的小棚子里找出自己残缺不全的老教科书。我把这些书籍排放在自己枕头的顶端,每日临睡前浏览一番。不过几日似乎就进入了舍我其谁的境界,感觉到幸运之神频频向我招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在当地的街道办事处报名,在高考志愿书中写上了当时自己所知道的中国最著名的大科学家所在的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和专业。

我的考场就在距离家不远的我曾经的高中。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除了准考证之外,随身只携带了一支钢笔。

考试的过程和结果可是意料之外(过后知道:这是情理之中),使我跌破了眼球。

考试开始后不久,我就渐渐地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马大哈式的行事则更使我无地自容。那是在考数学时,考题难易且另作别论,竟然没有携带答题须用的直尺圆规之类的文具。无可奈何之中,我跟一位监考的老师说明了实情:能不能幇我借用一下文具。这是一位亲切而负责任的老师,他在教室内转了一圈后来到我的旁边:人家都在用着,哪里借得到,你可以用算草纸折成纸条代替直尺。这个主意真是不错,但是不能解决不会作的难题。我的自信心很快土崩瓦解,随之而来的是极度紧张。我面红耳赤、汗如雨下、手足无措。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唯一的一支钢笔,竟然不识时务地渗露墨水,我的考卷和我自身的形象一样狼狈不堪。

我一直以为,数学是我的强项。强项尚且如此,其他的科目就更不能企望了。

这是第一天的午间,我无精打彩地回家吃饭。母亲也许看出我出师不利的样子,并不过问考试的情形,而我自己则主动地坦白了:今年不行了,明年再考。母亲轻描淡写地说,“下午再好好考”、“韮菜炒鸡蛋,多吃一点”。那一道当时的美味佳肴一点没有吃出香味来。

考试后不久,考生的成绩被张贴在那个报名处的墙上。然而,我没有兴趣也没有勇气去看我的分数。反正今年没有考好、反正明年我再考,我抱定了这样的信念和决心。

父亲对于我考大学一事似乎是一直没有过问的,但是对于我考试的成绩倒是分外关心。我知道父亲还是希望在家中能出一个大学生的(在这个家族中史无前例),尽管父亲也清楚这将增加家中的负担。父亲几次询问我的成绩而毫无下文后,有一天自己去了街道办事处,他找到街道办事处主管招生的同志。那人查阅了档案,告诉父亲“这里的考生中他考了第一名”,父亲简直怀疑自己的听觉,那人紧接着説“但是没有考上”。父亲的情绪没有来得及兴奋起来就低落下去。那人接着把我的分数指给父亲看:你看这个科目、你再看这个科目……“考了第一名,但是没有考上”。父亲平淡地把那人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我和家里人。我平淡地想:这个结果不去看也是知道的。“但是,”停了片刻,父亲以不可思议的表情和口吻接着説:物理考试怎么只打了1分?

至此,这一年我的高考应该落下了帷幕。然而,命运之神给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大约在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有二位骑着破旧的自行车、但很象干部身分的人来到我家。他们站在门外就开始道喜:你家的考生考上了大学;走进门内就开始抱歉:我们的工作出了差错。他们是本地区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他们根据我父亲提供的情况,复查了我的原始考卷,确认我的物理成绩是71分,工作人员在合分时误写成1分,这样我的总分原本是达到了录取分数线的。

家里人都喜形于色、高兴得不得了,父亲则是一幅洋洋得意的神情。而我则没有那样的兴奋,我心里是有数的:即使是这样,分数也是不会高的、有名的大学同样是无望的。而他们接下来的说明更使我有所郁闷:全国的大学录取工作已结束,你只能在本地区的大学中选。

本地区的大学?象本地区的名字一样,是除了本地区外无人知晓的。一所师范性质的综合大学、一所医学院、一所农学院,这些与我的志愿相差得实在是太遥远了。

然而,父亲和母亲却更加高兴了,好象是正中下怀的样子。好!本地区的大学就在本市内,吃住在家里,即上了大学又不増加家中的负担,正是两全其美。

事情的进展完全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了。“今年不上去、可能明年上不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父亲和招生办公室负责人的见解不谋而合。关于专业的问题,母亲发表了最现实最具权威性的见解:当医生比当老师好,家里人看病方便,在社会上吃得开。事已至此,我只能听天由命。

光阴似箭。我在父母为我选択的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几十年,对于这条道路,我即没有热爱也没有厌烦。在医患矛盾履见报端的现今社会,这条道路使我既不害怕病魔的威胁,也不担心医者的不良,这是值得庆幸和感谢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1/15424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