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冯学敏摄影之旅:文化千岛 神奇贵卅
日期: 12年05月3期 评分: 10.00/1
冯学敏摄影之旅:文化千岛 神奇贵卅
镇远青龙洞










镇远太极古镇



中文导报讯 冯学敏撰文、摄影


2004年3月,我第一次从东京赴文化千岛贵卅,拍摄喀斯特地貌的油菜花的故乡专题。时隔8年的2012年3月,我在贵卅举办了感谢汇报摄影展《贵卅-油菜花的故乡》。至此我第十一次走近民风淳朴的多彩贵卅,走近梦寐以求的神奇贵卅黔东南的文化腹地探访。



一、镇远古韵



镇远―一个十分生疏又充满厚重历史底蕴、旷古而悠远的边陲重镇。位于贵卅东部,靠近湘西, 东流的舞阳水,从府城和卫城之间穿过,画了个“S”形,流水与城郭自然形成一幅太极图的镇远亦称“太极镇”。蚩尤的后裔曾在这里建立了古老的罗施国政权。秦昭王30年(前277年)置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镇远的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古称“湘黔门户”、“滇楚锁钥”。以古城为中心,辐射半径在8公里之内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物星罗棋布。城中的古巷道、古四合院、古码头、古寺宇、古石桥、古城垣、古驿道、古风情犹如一串串珍珠玛瑙点缀于千年古镇之中。


镇远历史上是“以军兴商”的边塞商都,也是座典型的移民城关,从秦汉至清未民初,这里一直是西通滇黔、远至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驿站,被称之为中国的“南方丝绸之路”。两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黔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这里聚居了苗、侗、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中原文化、湘楚文化、昊越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触和依存、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




镇远青龙洞


镇远,还是中国民族重工业的发祥地。当年李鸿章、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股份制企业青溪铁厂,开现代冶铁技术之先,”天字一号”铁锭仍藏镇远。


镇远是一幅画“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古韵镇远”的历史应该从舞阳河开始,千百年来安静飘逸的舞阳河就是镇远的灵魂。舞阳河的”舞阳三峡”其景色兼具峨眉之秀、青城之幽、长江三峡之险和桂林漓江之美。泛舟舞阳河,群山倒影山浮水, 最壮丽的乃是“孔雀峰”。 坐在船头远望“孔雀峰”,需要昂首张望,才能观其“首尾”,它是舞阳河山上的标志“灵物”。 碧绿的舞阳河在山下静静地流淌,沿河两岸悬崖峭壁、奇峰突兀,飞瀑流泉随处可见,这里的山不高,水面也不宽,整个人都会完全融入秀丽的山水之中,人随景动,景随心移,诗情画意、韵味万千。


历史上就靠着小镇边的这条河,来自福建的客商,带着他们的货物,带着他们的所爱,带着他们的梦想,带着他们的信仰,来到了这个离他们家乡几千里的小镇……。密集的货物交易让镇远逐渐成为五方杂处、文化相间的商业要津,成就了四洞、八阁、八寺、八祠、九庙、码头、会馆汇萃的人文镇远。不大的镇远城大小码头竟有12个。散步在古镇的街上没有杂乱的电线在空中来回穿梭,只有灰瓦白墙的古老建筑映入眼帘。


镇远最具代表性的景致当数贴崖青龙洞古建筑群,它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体。青龙洞古建筑群由祝圣桥、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东山寺和令公庙组成。青龙洞上方的台地就是元朝忽必烈派大军征战云贵的元帅府,下方则是吴三桂牧放军马和军事训练的演兵场。青龙洞古建筑群因多种文化的凝聚和相互渗透触蚀,隐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构成了特有的鲜活灵魂和雅俗风韵,是镇远历史文化的核心。正是这里的青山绿水古风悠情,引来了儒、道、佛三家争先恐后地落户于这块风水宝地。大家都“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圆融”一处,而以“曲径通幽”连为一体,恰是“出世与人世之间,世俗与脱俗之间,商贾与宗教之间”的一种合契,正是这种合契体现了文化的交触。



镇远祝圣桥


登临红楼产物,举首惊愕那列阵苍岩压顶,有咄咄逼人之势。转身极目远山淡彩,舞水澄碧,古城相拥。一幅宋元水墨山水画依次展开,为青龙洞古建筑群披上了一层精巧典雅的外衣。反映了明代初叶部分士大夫的出尘避世、隐居与休养的追求。青龙洞给古代文人提供了他们所向往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地。明清时代官民都将青龙洞视为“乐园”、“净土”,寻觅精神寄托,寄情于山水。


建在府城石屏山上一段沉默苍凉、厚重坚韧象威猛勇士戴的头盔似的府城垣而被誉为“江南的塞外长城” ,是有名的苗疆长城,修建年代距今巳有600年历史。漫步在山顶青石砌筑残的垣道上,仿佛在翻阅一卷泛黄的史册……。自秦汉一统边陲之后,历朝历代都将镇远作为重要的军事城堡。历史上明王朝派大军远征云南,完成统一大业、清朝苗民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在镇远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一个边陲小镇,就这样与中国的历史紧紧连在一起就这样在和平与战争中将中原与西南连在一起。 镇远―留下了那么多让人怀想的古迹与文化,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名城。



舞阳河孔雀峰



二、梵净山神韵



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海拔2572米,是远古地球造山运动里黄河以南最先从海底升起的山峦,距今巳有10-14亿年的历史。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旋,如梦如歌,如诗如画。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到此描述的《桃花源记》,成为千百年人们苦苦追寻的理想境界。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位”仁”者之尊,元朝年间同时出现于这座山水之城,其思想文化的渗透与濡染,为铜仁平添几多厚重的人文情怀!


梵净山是佛教胜地,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传入梵净山的厉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的隋唐时期,古名”三山谷”,载于2000年前的《汉书》。后以有九龙山、月境山等称谓,明代以后,统称“梵净山”而闻名全国。众名岳之宗,其源远流长的弥勒道场,与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道场九华山、观音道场普陀山齐名,并称”中国五大佛教圣地”。自古以来,吸引着全国各地无数信男善女前来朝圣拜佛。



烟雨梵净山


登梵净山,可以领略古老地貌的雄浑,原始森林的博大,远古动植物的奇特。青城山幽,而梵净山莽。入山道中,浓雾迷漫,一路上全是原始莽林,氧气四溢。


梵净山红云金顶是最为险峻最为独特,因常有彩云缭绕其间而得名。时隐时现的“金顶佛光”、波诡神秘的“梵净红云”等更使梵净山“神”气十足,灵气环生,更令人魂牵梦绕。在山顶呼吸着“净气”,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梵净山的绝妙标志、山顶上那


惊险叠岩的”磨茹石”和奇异的千叠石“万卷经书”,它们鬼斧神工的怪异,佛造天成的犄角,让人观之流连忘返。 那“万卷经书”的整齐厚实的一片片册页,那“蘑菇石”,万年不坠的巨大险顶,是原封保存的10-14亿年前这座山从海底升起时的原貌,保留着十几亿年来地球发展演化的历程。


我站在万卷书岩下的平台上,面对那一片起伏的连山大声呼喊起来。嘹亮的呐喊声一声声传出去碰到红云顶巨大的悬崖壁上又折回来,变成生生不息的声响,这可是发自于生命之内的声音。一起登山的几位也忍不住和我一样 仰头放开喉咙痛快地吆喝起来……。


矗立在顶峰的巨大擎天石柱全然出现在雾雾中,这也是分分秒秒的事。在陡直的山道上雾气突然散去金顶突兀的在头顶垂直现出,一时间,弄不明白了,倾刻间漫天的白气迷漫,天幕把一切都笼罩在暧味混浑的灰暗中。浓雾里,身在磨茹石,就只能看见磨茹石了。左右而立的新老金顶,缥缈中如梦如幻,时而被雾气隐去,时而又清晰可见。此刻,如有一缕阳光,一线明亮,一丝金黄,一点白点,一抹斑斓,那都是图画,那都是原色。


垂直200多米高的横空出世的梵净山险峰金顶,在两块巨石上屹立着由金顶天桥上架连起的释迦佛殿和弥勒佛殿,如天上官阙,飘忽云端。二佛并峙,释加和弥勒似乎在进行精神的交流。此时此地我不由得分别在东西两处鞠躬朝拜,为我的家人祈祷祝愿……




2012-5-16东京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36/14108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