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万壑有声含晚籁:记中国实力派画家李贺
日期: 25年02月4期
《中文导报》记者 :张石

最近,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李贺将来日本办展,将把雄浑壮阔而又尽精刻微,重彩酣墨而又空灵辽远的独特山水艺术等带給日本的艺术界及观众,我们盼望着一次艺术的盛宴。



李贺

洛阳知名国画家李贺,当代实力派画家,美术评论家。自幼习画,早期以人物为主,曾受工笔名家潘絜兹等的指点,后转益多师,主攻山水。他尊传统而勇于创新,挥毫写意,得鱼忘筌而又精致入微,兼工带写独辟蹊径,立意幽远传天籁之声,承千年国画神髓而又富有现代艺术的灵性,在历次展览中均获好评,曾赴日韩及法国举办展览,作品被各界人士认知、收藏。

纵观李贺的绘画,大致有如下的特点:

首先是全景图中的现代视角。

李贺善用部分散点透视的构图,以连续的场景展示自然风景和生活方式,精准传神而又寓意无穷。最近,李贺受洛阳地铁站邀请,为其创作了两幅26.3m*4.3m的青绿山水巨作,展现在洛阳地铁站,这两幅作品气势恢宏而尽精刻微,设色清新典雅又庄重深邃,结构自由奔放而又精准巧妙,实为现代青绿山水作品中的难得的杰作。


李贺为洛阳地铁二号线洛阳站设计的山水图后在原稿上改正成的国画作品《洛阳山水图》局部

这两幅作品以翠绿为主调,用鲜绿点染出近景郁郁葱葱的树木,用深蓝为主调刻画巍峨入云的山脉,留白处是云朵缭绕,更有飞瀑从天降,清江抱村流,让人想起陆游的诗境界:“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柳桥晚眺》),在这宏大、开阔的自然景物中,也点缀着褐色的古塔、白色的民房、小桥流水,一幅社会与自然相依相亲,历史与现实浑然一体的生活全景图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李贺为洛阳地铁二号线洛阳站设计的山水图后在原稿上改正成的国画作品《洛阳山水图》局部

而他的《只此青绿之际片帆》,用绿彩淡墨点染出丛林山脉,用淡蓝和墨色皴擦出山石,翠峰如簇,江水如境,远处星河鹭起,“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杜牧《鹭鸶》),在一片青山绿水中,一挥而就,挥洒出几点白壁浮瓦的民房。



李贺作品《只此青绿之沙际片帆》。

在李贺的山水作品中,体现人间的部分,在整个画面上所占的位置都比较渺小,这是一种对大自然神秘的力量的敬畏和虔诚。在《只此青绿之岁月静好》中,整个画面的绝大的部分是群山、白云、劲松、流水,几间民房,掩映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下和角落中,这既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也充满盎然禅意。


李贺作品《只此青绿之岁月静好》

南宋绘画大师马远,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他的《寒江独钓图》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一种渺小于天水之间的孤绝的禅意跃然纸上。日本宗家哲学家铃木大拙在他的著作《禅与日本文化》中指出: “关于日本人艺术才能的一个显著的特色,我们可以举发源于南宋大画家马远的‘一角’样式来加以说明。从心理上看,这所谓的‘一角’,是和日本画家所说的‘减笔体’,也就是在绢本和纸本上,尽量用少量线条和笔触表现物的形状这一传统相连结的。两者都和禅的精神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是立在水上的一介渔舟,观看它的人会感到海的茫漠与广阔,同时,它也会在人们的心中充分唤醒一种平和与满足的感觉——‘孤绝’的禅的感觉。(铃木大拙《铃木大拙说禅》,张石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96页)

李贺山水画,虽然部分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但是也运用了全新的航拍式视点。北宋中期有代表性的画家、著名的绘画理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充分总结了山水画的审美观照方式:“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这段画道出山水画在不同观察角度下呈现出的不同风貌的真谛。画家时常把自己想象成鸟俯瞰风景,但古代没有飞机和航拍技术,很难达到真正的动态俯瞰效果,而李贺的风景画,具有真正的航拍式视点,结合适当的透视法,使高远、深远、平远精准到位,获得动感接洽的崭新效果。

第二就是李贺在娴熟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巧中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如他的《溪山渔隐》 ,熟练了运用传统山水画的披麻皴和雨点皴相结合等画法,群山陡峭,白云似纱,瀑布如练,小舟如叶,墨枝青石老山色,几点翠绿满地春,是水墨画中的精品。


李贺作品《溪山渔隐》



《只此青绿之溪山雅居》

李贺画有多幅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其青色和绿色的颜料用得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强调了山水画的清新和典雅,要画好难度很大。李贺的《只此青绿之溪山雅居》,是一幅非常成功的青绿山水画,这幅画层次分明,远淡近深,绿树蓝峰,劲松白云,山水的气势和韵律如诗如歌,以多重浓淡和不同的色彩烘托出山光云影,明丽而幽深,雄壮而优美,完美统一了婉约与刚健,靓丽与深邃的二律背反的美学意象,正是“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中句)作为青绿山水画的创作性的延伸,李贺有多幅“红山水”作品,描写“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丘逢甲《山村即目》)的深秋,他的三篇题名为《狂野三篇,鸿运当头》的作品,都属于“红山水”作品,在作品中,树红山欲燃,江碧鸟愈白,是青绿山水画在时间彩色的韵律中的瑰丽升华。


李贺作品《狂野三篇,“鸿运当头”之一》

我们热切期待着李贺的画展在日本靓丽登场,吹来强劲的艺术新风。


(画家本人照片为李贺提供,作品图原载李贺官方网站,李贺提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35/21038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