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吴带当风:吴让之书法研究展万众瞩目
日期: 21年04月2期
中文导报讯 3月25日,在位于杭州市中山中路11号的浙江浣花斋美术馆举行了“吴带当风—吴让之书法研究展”,这是国内首场吴让之作品展,六十余件作品中,大半都是首次亮相。



 
观展现场。

本次展览由书法、绘画两部分组成,并附录了两位策展人的研究成果——《吴让之年表》。作品部分包含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以及绘画作品,这次展览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质量来看,都在吴让之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让之与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为公认的中国篆刻晚清开宗立派四大家。

吴让之(1799-1870),原名廷飏,字熙载,五十后以字行,改字让之、攘之,号师慎轩、匏瓜室、方竹丈人、让翁、晚学居士等,江苏仪征人。博学多才,诗词娴熟,擅长骈体文,通小学、舆地学,精金石考证,尤善书画篆刻,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有《通鉴地理今释》。《清史稿》有其传。是清代印坛上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家,纵横飘逸,使刀如笔,无人能及。

在吴让之65岁时,赵之谦曾慕名拜访吴让之,双方互相敬重,当时吴让之年长赵之谦约30岁。

吴让之生逢晚清乱世,传世墨迹散落各地,后之学者无以得窥全貌。1978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吴让之书画篆刻展览,而此次“吴带当风——吴让之书法研究展”,较为全面地将国内外藏家和书家等所藏的吴氏作品汇总,真迹聚集一室展示,名曰:“吴带当风—吴让之书法研究展”,这是中国国内最大一次关于吴让之专题性的展览。

据策展人介绍,本次展览有四大看点:

 看点一:  去除时弊,时代担当

此次展出的篆书《谢东宫赉米启》,是吴让之寓泰期间所作,为其艺术生涯中的标志性作品。他的书法各体皆能,尤善篆隶,清劲雅致,面目独具。客观地说,其成就最高的当属篆书,最能代表其艺术水准和美学追求的也是篆书,如果你对吴让之的认识,只是停留于把邓石如的形体变得婀娜姿媚,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件作品原作极为震撼,为我们展现了吴让之篆书中的雄强之美:单字纵23cm,横12cm,通篇纵横奇崛,给人带来憾人心魄的磅礴力量。《谢东宫赉米启》四屏原为日本小林斗盦旧藏之物,曾于1954年、1978年两次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小林斗盦曾主编过《篆隷名品選 3:呉让之》,而另一件10条屏的作品,同样也是震撼人心。



 吴让之 谢东宫赉米启 四条屏 168×40.5cm×4 小林斗盦(日本)旧藏


吴让之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在展览中,策展人也特意加入了几张包世臣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家妙教授说:“这几张作品放在其中很有意思,吴让之、沈曾植、赵之谦这些晚清一流的大家,都是受到包世臣的影响,但他们的风格面貌都不一样。从一个教育家的角度来讲,这也很值得研究。”



 吴让之  《邓斋》 篆书

看点二:国内首次清代小篆“教父级”人物的作品大展 

吴让之是清代印坛上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家,他的篆刻作品纵横飘逸,使刀如笔,无人能及。翻开篆刻史,吴让之与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是公认的中国篆刻晚清四大家,吴让之位列四人之首。

 

吴让之  《深源妙用联》  篆书

吴让之是清代小篆“教父级”的人物,目前国内凡开设书法专业院校的篆书教学课程中,几乎是人人都要学吴让之的篆书。这次展览的两位策展人:郑力胜、周逸阳,皆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的高材生,也都受益于吴让之篆书的滋,而如此大规模的见到吴让之书法真迹,也是难能可贵。

吴让之生逢晚清乱世,传世墨迹散落各地,后之学者无以得窥全貌。仅1978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吴让之书画篆刻展览,较为全面地将日本所藏的吴让之作品汇总,不少国内学者只能望洋兴叹。

直至2015年,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吴赵风流—吴让之、赵之谦书画印特展”,2016年,浙江博物馆举办“吴风赵格—吴让之、赵之谦书画印珍品展”。细心的朋友们应该能够发现,这两次在国内举办的有关吴让之的展览,学术研究方向基本都是围绕赵之谦展开,吴让之为配角,这是有失公允的,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对于吴让之的研究并没有突破。此次展览是继1978年后,再一次举办吴让之的专题性展览,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次。


看点三:廷飏、熙载、让之(攘之),看吴让之一生的起伏


为了举办此次展览,策展人还特意编纂了吴让之的年表简编,对吴让之一生的活动轨迹以及部分有系年的书画篆刻作品进行了初步的汇总。廷飏、熙载、让之(攘之)就是其不同阶段所使用的的字号,通过仔细梳理这些字号,不难看出其书风的演变。

 

吴让之 《秋灯怀梦图》”册页  篆书

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廷飏、熙载、让之(攘之)等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呈现。其中有一件很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是吴让之47岁时所作篆书《秋灯怀梦图》册页,篆书5字,后有隶书40个字,款署“廷飏”,是一画册的卷首(画作已佚失),这也是目前吴氏有明确纪年中最早的一件篆书墨迹。

 

吴让之《 临阁帖 》”行书

咸丰三年(1853),受太平天国影响,社会动荡,吴让之逃离家乡,仕途之路彻底断碎。是年冬天,吴让之由邵伯埭至泰州,先后借居于姚正镛、吴云、岑镕、陈守吾、刘麓樵等人家中。这个时期,他弃廷飏,以熙载行世,改字让之。在泰州的生活虽然艰难,但却是其艺术创作的高峰时期,也是吴氏书画印艺术得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时期。



 

吴让之  临《王献之奉对帖》

看点四: 人书俱老吴让之

作为篆刻大师的吴让之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其艺术成就却不仅限于篆刻,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是造诣极高的。“吴让之的书法篆刻齐头并进的,他是“印从书出”的完美样本,清代真正能做到这样的,也不过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人。”

此次展览一共展出六件隶书,其中隶书团扇,画心仅24cm,书有五十八个隶字,每格不到3cm见方。如果将其置于放大的高清画面下,会发现字字生动活泼,波拂转折处,毫发毕现。加上朱丝阑界格,华丽典雅,更能凸显朱丝墨书的视觉对比效果。

 

吴让之  团扇  隶书

此次展览作品楷书“结德援雅”联,谨严端凝,雄健沉酣,墨色浓重如漆。明显看出是取法北碑来体现包字风韵,是典型的“包底魏面”。吴让之晚年的大字更为萧散疏宕,别有风韵,所临《争座位帖》,以逆取势,奔放大气,血肉丰满,以雄浑峻拔的北碑意趣来融入行草书中。

 

吴让之  《结德援雅联》 楷书

隶书节录《争座位帖》四条屏,是吴让之去世那一年所书。吴让之晚年自称“目力昏耗”,几近失明。粗看之漆黑一团,字型东倒西歪。临近细品时,墨韵丰富,乱中有序,不齐之齐,这恰有“非法非非法”之意。

 

吴让之  《汤盘刘略联》  隶书


本次展览,由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杭州市上城区文联、杭州市上城区书协、泰州吴让之纪念馆共同主办,由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全日本华人收藏家协会协办,并得到日本高木圣雨、山下方亭先生的大力协助及日本华人文联主席、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晋鸥先生和中国美院诸位老师的指导,由著名黄宾虹研究学者赵军先生携同中国美院研究生郑力胜、周逸阳一起策展的。由于这次展览意义深远,有集吴让之重点作品之大成之功,开展仅一周,观看者已经近万人,如此展能在适当的时候赴日展出,相信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的吴让之的作品,一定会引起日本书法篆刻界及整个艺术界的高度关注。日本篆刻家、书画家小林斗盦曾写过《吴让之》一书,日本出版过大量有关吴让之的书籍,如《呉让之的书画篆刻》 (1978年)、《呉 让之》 (谦慎书道会1978)、《赵之谦・呉让之・胡澍篆书合册  》(1978年) 、《清呉让之二信诗 》(1972年、书迹名品丛刊)、《呉让之篆书册 》(1970年)《呉让之篆书册》 (1970年、呉 让之、 松丸 东鱼)、 《呉让之临玉枕兰亭》(1973年,呉 让之、 松丸 东鱼)、《呉让之篆书宋武帝勅 》(1978年) (篆书基本丛书第1集 6)、《呉让之临阁帖 》(1956年)、《呉让之隶书二种 》(呉 让之、 松丸 东鱼1966)、《呉让之临阁帖 》(1974年)等。(照片与资料提供:赵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35/19239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