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留学生“爆读”日本艺校与永住之间的逻辑链成立吗?
日期: 2025/04/03 16:06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江古田校区 来源:Takamo

中文导报讯 近期,海内外多家媒体对“大量中国留学生选择在日本攻读艺术类院校”现象进行了报道。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通过艺术留学快速获得日本永住资格”的说法也甚嚣尘上。那么,这样一条用画笔“画出”永住捷径是真实可行吗,又或者仅仅是被过度美化的想象?一起来看看艺术留学与永住签证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逻辑链。

《中文导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该说法引起广泛讨论的源头是《日本经济新闻》于2025年2月3日刊登的一则报道。消息说,中国留学生如今已占日本艺术院校国际学生总数约70%,包括东京艺术大学有245名中国学生、武藏野美术大学462人、多摩美术大学448人、京都艺术大学692人、京都精华大学823人”,而这种现象与获得日本永住'签证有关。

日本《产经新闻》有类似报道指出,日本各大艺术类和美术类大学的留学生中,近七成是中国人。这一现象的背后,有条被默认为日本永住捷径'的路径——先考美院,再进游戏公司,最终拿到永住'

报道举出一位从日本艺术类院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的例子,说该名学生今年3月刚从京都艺术大学毕业,即将入职京都的一家游戏公司,而他的故事,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的缩影。

文章指,该中国留学生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选择赴日深造。独自学习了设计和日语后,他六年前来到日本,先是在东京的私塾进修美术基础和语言,随后考入京都艺术大学。

如今,他已经考取了日语能力考试的最高等级N1,日语流利,找工作没有任何问题。毕业后,该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签证将转为“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简称“技人国”)的工作签证。未来,如果能符合日本“高度外国人才”的评定标准,他将有机会在短短1-3年内申请“永住”签证。
  
报道补充说,这条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选择。

然而在《产经新闻》的报道中也提到了日本行政书士的说法。该名行政书士指出,“‘技人国—高度外国人才—永住’的路径,普通留学生很难自行摸清,很可能有中日两国的‘留学中介’或‘就职介绍机构’在幕后推波助澜,提供从留学申请到‘永住’申请的全流程指导。”

换言之,这些中国留学生起初或许只是单纯地想要来日本留学,但是留学中介公司,以“入读艺术类院校,考学门槛低”可以快速拿“永住”签证作为噱头,促成留学买卖。

有部分媒体囫囵吞枣,把上述内容误解为“在日本攻读艺术类院校”是取得日本“永住”的捷径。

台北RTI编译《日本经济新闻》的文章说:

“2017年日本放宽居留资格的申请条件,将‘高技能外国人才'申请永住权所需的居住年限,从5年缩短至1至3年,同时为配合‘酷日本' (Cool Japan)的倡议,推动动漫、设计等流行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对在相关行业工作的外国人实施优惠措施,特别有利在艺术学院攻读的国际学生。”

其实,这是对“酷日本”政策规定的部分错误解读。

根据日本出入国管理在留厅(简称“入管厅”)公示的“酷日本”领域关于留学生在留资格发放基准(2021年3月改定)来看,解禁了之前不会被发放签证的动漫、时尚设计、美容等工作的限制。

不过这与获得“高技能外国人才”签证,没有明显优惠关联。

在日本以往的制度下,外国留学生必须取得一个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专业技术的岗位才能够获得可以在日本工作的在留资格。例如,服装相关专业的日本专科学校留学生毕业后,若从事设计、商品企划等工作则可以获得在留资格,但若从事布料剪裁、缝制、染色等简单业务则无法取得相关在留资格。

目前,在日外国人想要取得“永住”签证需要满足日本《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简称“入管法”)规定的基本条件:连续在日居住10年‌(其中需有5年以上工作签证);稳定的经济能力‌(年收入300万日元以上为基准);无犯罪记录且履行纳税义务‌等。
取得“永住”对作为积分评估制的“高技能外国人才”确实有一定倾斜。该评价系统会根据申请人的学历、‌年收入、‌日语N1证书等进行不同的加分,然而当中并没有明示从事“酷日本”领域工作的具体加分事宜。

网媒《东京情报速递》也有类似“日本艺术院校已然成为中国留学生的‘永住跳板' ”的观点。该媒体说,“从美院到游戏公司,再到永住权,这条路似乎已经被走通。”

实际上,倘若留学生本人能力过硬,无论读什么样的学科都可以借由评价积分制获得“高技能外国人才”签证。

另一方面,《星岛日报》加拿大版刊文指: 

“若子女毕业于日本艺术院校,并获得‘高技能外国人才'资格,外国人父母也可能因此获得永住权的机会。”

这更是无稽之谈,亦或者说双亲很难以该方式拿到“永住”。

根据高技能外国人才的评分系统和优惠条件来看,如果“高技能外国人才”签证持有者的分数高于或等于80分,那么该人士本人除了可以在居住1年后取得“永住”签证,还可以为父母办理在日本的居住签证,签证种类为“特定活动”。

但条件比较苛刻,需要年收入在800万日元以上,以及身边要有未满7岁的孩子抚养。孩子一旦超过7岁,“特定活动”签证在原则上就不能续签。也就是说,持有“特定活动”的双亲,要在“高技能外国人才”签证持有者的小孩满7岁前换成其他类别签证,以便续签(继续在日本居住)以及申请“永住”签证。

入管厅公示资料显示,日本的“永住”签证目前只接受,日本人、永住者、特别永住者配偶或者他们的孩子、定住者、各种类型的工作签证(“技人国”、技能)、以及家族滞在(配偶或子女)、高技能外国人才的申请。

“高技能外国人才”签证持有者双亲可以申请的“特定活动”签证并不在可以获得“永住”签证的类别之内。因此只有当持“特定活动”签证的双亲转换至其他签证,方具备申请“永住”签证资格,而转换签证将要面临的麻烦和消耗的时间绝非一般家庭可以承受。

比如,双亲拿到“特定活动”签证后,通过各种渠道在日本找到工作转为“技人国”签证,申请时需要向入管提交相关工作材料,如双亲年龄偏大却又要入职,这显然不合常理,入管肯定会质疑申请人的别有用心。转为“经营管理”签证亦是如此。而且这两种签证持有人想要申请“永住”,必须在日本连续居住10年才行。

包括上述列举的华文媒体报道在内,很多文章均把“永住”签证(日语为“在留资格”),说成“永住权”,这是极其不严谨的。在入管厅任何公示的规章制度文字里,都找不到“永住权”这一描述,所以“永住”仅是日本政府针对长期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的一种许可,是反映“永住”签证持有者已到达该程度的凭据,而并非权力和利益。

“永住”签证可以随主体人生活性质的改变,如违法犯罪等进行取消。2024年6月14日,日本参议院本会议通过外国人没缴税金及社保费将取消永住资格的《入管法》修改意见,既是充分证明。


网络资料图

既然读艺术院校与快速取得“永住”没有直接关联,那么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中国学子对日本的艺术类大学趋之若鹜,这恐怕要从中国的高考竞争激烈和日本美术院校独自的招生体系讲起。

中国顶尖美术院校屈指可数,且录取率不高。根据中国《澎湃新闻》在2019年2月的一则报道说,“今年全国共有7.9万人次报考中国美院,计划录取本科生仅1770名,今年的录取比例依然为45:1,也就是45考生中仅有一人被录取。其中竞争最激烈的为‘环境艺术’专业,录取比例近120:1。‘图像与媒体艺术’专业近75:1。”

中国《光明网》在2023年2月的报道指,“本月22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复试)拉开帷幕。全国4万余名考生经过公平公正的评审,约有9000人进入复试,最终的平均报录比接近50:1。”

这是和何等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

反观日本,全国众多国公私立美术院校构成多层次培养体系,像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日艺)在2024年度的外国留学生总考试人数为395人,合格人数为32人,录取比例约为12:1。再者,日本艺术类院校普遍实行"作品集+面试"的考核方式,这对在应试教育中挣扎的中国艺术生视为福音。这种考评机制使诸多在中国国内的艺考中折戟的"偏才"获得了重生机遇。当然,留学中介机构亦窥探出其中的“商机”,双方一拍即合。

中国留学生入学后究竟能不能毕业,并顺利在当地找到工作,甚至快速拿到“永住”签证,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日本艺术行业呈“金字塔结构”,顶尖企业职位相当有限。据日本内阁官房2022年公布的数据指,2020年度美术类留学生在日本国内的就业率为19.3%,低于社会科学的33.3%、工学的31.7%,人文科学的28.3%。据STUDY in JAPAN在202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美术类留学生在日本国内的就业率为24.4%,低于社会科学的40.2%、家政的39.6%、人文科学的37.0%。

以上数据都显现出日本艺术行业就业的竞争之激烈。

据了解,部分日本艺术类院校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称心如意的艺术类工作,于是降低姿态与薪酬,转向在日华人开办的各大考学培训塾当老师,指导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攻考日本的艺术类学校,周而复始。其中又有部分人厌倦了老师生活,自立门户独自开办艺术类培训塾。但自由职业者收入波动大,若无法持续达到法务省规定的年收门槛,又可能会影响“永住”签证的申请。

总而言之,在日本报考艺校攻读美术专业,或为部分中国留学生提供了获得“永住”签证的可能性,但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政策的精准把握、个人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职业道路的务实选择。与其称之为“捷径”,不如将其视为一场需要长期布局的“文化投资”。对于真正热爱艺术且愿意深耕日本社会的学子而言,“永住”签证只能是水到渠成。若仅将其视为移民工具,则可能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无论是攻读艺术类,还是其他类,这几年留日中国学生数量确实整体呈现上升态势。日本文部科学省2024年5月24日发表的数据指,截至2023年5月1日,在日本深造的中国留学生达到约11万5000人,占留学生总数的近一半。在1998年仅为2万3000人。据东京大学公示的数据指出,截至2024年11月1日,在学校读书的中国留学生达3545名,占东京大学外国留学生总数的67.8%,占东京大学全体学生人数的12%。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是与相较欧美而言,当前日本的留学性价比更高不无相关。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30/21082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