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公布报告指东京一极化趋势依旧
日期: 2024/06/13 15:01


涩谷站前 来源:DeepSkyBlue

中文导报讯 日本政府6月10日公布了验证2014年起全面开展的“地方创生”十年间成果和课题的报告。总结称取得了移居地方者增加等一定成果,但“尚未达到改变人口减少以及向东京圈一极集中大趋势的程度,情况严峻”。

报告肯定称,相比2013年公布的未来估算人口,截至2020年实际人口更多的地方政府有736个市区町村,占整体的逾四成,“称得上成果的达到一定数量”。不过,取得成果的地方政府也多为凭借移居者增加,报告写道“被指存在地区之间的‘人口争夺’”。

关于采取措施的领域,列举了支援地方政府、纠正向东京圈的一极集中、应对少子化,利用地区资源的产业和项目创新、维持人口日益减少地区的日常生活等。

具体而言,将促进移居地方和企业迁入地方,提升地方大学和高中的魅力,从女性和年轻人的角度出发,探讨创造就业岗位和打造宜居地区。针对苦于不见成果的小规模地方政府,包括相关中央政府机构的外派机构在内,将携手加强扶持措施。

在推进政策方面,也将参考外国的少子化对策和育儿支援措施等,与国民共享问题意识。

地方创生是第二届安倍政府提出的招牌政策。通过向地方政府发放交付金等方式推进促使年轻人向地方移居和定居,完善育儿环境等措施。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与人口向东京一极集中不无相关。

今年初日本总务省发表的基于居民基本台账统计的《2023年人口流动报告》显示,31个都道府县的人口流出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东京都周边的3个都道府县出现了过度人口流出。

分析指,过度拥挤导致住房短缺,而飞涨的价格和狭窄的住房降低了人们生孩子的意愿。

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教授大久保敏博表示,“是东京一极集中趋势继续,还是转向地区分散?这个问题必须从年轻人的角度来思考,着眼未来30年,否则日本将无法持续下去。”

134年前的1890年(明治23年),东京都的人口只有150万,是日本第九大城市。而农业发达的新泻县是日本全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虽然时代不同,人口数量也差异较大,,但也由此可见东京一极集中并不是从古有之。

之后随着现代化的进展,东京的人口迅速增加。人口从1928年的500万增加到1962年的1000万,在2022年达到约1399万。也就是说在约100年的时间,日本总人口几乎翻了两番,东京的人口规模也呈爆炸式增长。仅占日本全国土地面积0.6%的东京生活着约1400万人,3.6%的东京首都圈,生活着约3600万人。东京一极化趋势一目了然。



首都高速路箱崎交界处 来源:Kabacchi

细数东京一极化利弊

利益

实际上,日本在上世纪创造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东京一极化。

首先,70%的大公司总部设在东京,使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其次,正因为存在大规模的经济市场,让东京变成一个巨大的“购物公园”,无数商品和服务都在此集中。日本全国有4成的大学生在东京学习,全国有七成的年轻人希望在东京就业,这都是由于东京选择更多,吸引力十足,而且每天都可以接受新的挑战。

再者,东京一极化提升了东京城市的品牌力。东京综合实力评价为亚洲城市首位,国际社会惯例上也将东京视为与伦敦、纽约、巴黎并列,为已开发世界中具有全方位主导性的四大全球城市之一。东京作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跨国企业纷纷在东京开店和设立办事网点。不仅如此,东京还拥有全球三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东京证券交易所。东京强大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价格的能力毋庸置疑。

弊端

第一,人口、商品、金钱、信息等过于集中于东京,让日本国内呈现两级分化状态。倘若东京“吞噬”日本人口的占比超过50%,那么地方城市的人口减少将变得不能抑制。

接着是政治、行政、经济、信息等中央高层职能过度集中,这从国家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是十分不合适的。万一,东京出现较大灾害,恐怕会瘫痪全国政经运作。

还有就是东京的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开通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首都高速路老化明显,已经出现了多处开裂的状况,这都增大了导致东京需要面临慢性交通拥堵的风险,再加上东京人口的老龄化,许多基础设施无法正常维持,整座城市迟早会变成一个大的贫民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7/20716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