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说明∶在繁华街闲谈的暴力团组员(左面)和担任“Dragon”的咨询委员角色的来自中国的男性。他们正在谈街的景气和警察取缔的话题=8月,东京都内,绪方摄 Ⓒ朝日新闻
“我会被杀掉”,一名男子(36岁)横了横心。那一年的秋天,午夜12点过后,东京郊外即将关门的按摩店里,突然闯进来20多个人。他们全都身穿黑色大衣,拿着长达30公分的刀子。
男子是当地暴力团的成员,每个月从店里收取几万日元的保护费,并且保护这家店不受纠纷骚扰。那天,这个男人正在这个店里当值。
领头的人喊话了,喊的似乎是中文,不懂他喊什么。男子想起几天前,曾在别的店里赶出去过一个喝醉了的中国人,于是想到可能是来报复了。
“你是什么人?”领头的用拙劣的日语发话了。赤手空拳的男子握紧了一旁的一支圆珠笔,横下心说:“我是黑社会,我能用这个杀了你。”经过一番四目对峙,领头的表情缓和下来,说“你这人挺有种,交个朋友吧。”什么也没干,就领着人走了。此后,该集团的部分成员在附近的县里被逮捕。据说是从中国福建省偷渡而来,在日本各地反复抢劫偷盗。
这条街的繁花区长期以来都是该男子所在的暴力团所管辖,所管辖的店从没遭到过中国人的捣乱。原先认为中国人“没什么不得了的”,但男子预感他们的关系将有所变化。他的预感和那天领头的离开店子时的话,经过数年,渐渐在各地实现。
住在东京都内的Ken(25岁)是中国残留孤儿的孙子。9岁的时候,他从东北和家人一起来日本,初中毕业后,参加了残留孤儿的孩子们组成的暴走族“Dragon”,目前已经是中坚干部,没有固定职业。
Ken说,“我认识山口组、住吉会、稻川会、工藤会等暴力团的人,和他们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开端是一次骑着摩托车暴走途中,与暴力团成员发生冲突,不打不成交,开始了和他们的联系。虽然他拒绝加入他们的暴力团,但汇款诈骗、假结婚等等犯罪事件都一起参与。动机很单纯,因为“如果不犯法,人就难发财”。
另一个“Dragon”的成员在日本曾经尝试过打枪。“有进货渠道,随时都能买到枪支,不少伙伴们都有枪。”渠道是暴力团。
曾在关东的暴力团的日本人(33岁),曾在中国人的强盗团伙里帮过忙。求他帮忙的人拥有关东地区所有豪宅的名单和照片,需要时就说“派个司机来”。属下的成员就借来出租的汽车,上面坐着中国人实行犯,只要将他们送到目标中的豪宅,就可以获得报酬。“组织的指示是严禁和中国人交流,但我们这些下层的人如果死守这条,就不能赚钱了。来自中国人的话题,总是能立刻赚钱的,这很有魅力。”
另一个暴力团成员,受一个中国人盗窃集团首领之托,为他们办理在日本的合法在留签证,这个首领的口头禅就是“日本人是钱包”。有可能自己被逮捕,也有可能赚到300万日元,该成员正将这两个可能放在天平上掂量。
另一方面,也有喊着要排除中国人的暴力团,那就是以北九州为据点的工藤会。从10年前开始,工藤会派出30名成员,去市内的繁华街调查有无中国人开的风俗店和酒馆,如果找到了就要赶出去。相关者说,这是因为“如果中国人定居下来,女人和孩子就不能安心生活,这是我们为了防止这一切出现的保安巡逻”。走在小仓的繁华区,确实看不到中国人开的店。而此前,曾发生过中国人开的酒吧接二连三被放火的事件。
染指犯罪的中国人和资金窘迫的底层暴力团成员相互为钱而勾结,反过来,其反作用也招来了新的事件。
如何与激增的在日华人面对?一部分中国人的犯罪成为一个很大的论点。有没有防范的线索?第七部“犯罪底流”,追踪了其现状和背景。
本文原载《朝日新闻》2009年10月18日第一版
原文采写∶编辑委员绪方健二
中文翻译∶杜海玲
在日华人 第7部
犯罪底流(上)
“我会被杀掉”,一名男子(36岁)横了横心。那一年的秋天,午夜12点过后,东京郊外即将关门的按摩店里,突然闯进来20多个人。他们全都身穿黑色大衣,拿着长达30公分的刀子。
男子是当地暴力团的成员,每个月从店里收取几万日元的保护费,并且保护这家店不受纠纷骚扰。那天,这个男人正在这个店里当值。
领头的人喊话了,喊的似乎是中文,不懂他喊什么。男子想起几天前,曾在别的店里赶出去过一个喝醉了的中国人,于是想到可能是来报复了。
“你是什么人?”领头的用拙劣的日语发话了。赤手空拳的男子握紧了一旁的一支圆珠笔,横下心说:“我是黑社会,我能用这个杀了你。”经过一番四目对峙,领头的表情缓和下来,说“你这人挺有种,交个朋友吧。”什么也没干,就领着人走了。此后,该集团的部分成员在附近的县里被逮捕。据说是从中国福建省偷渡而来,在日本各地反复抢劫偷盗。
这条街的繁花区长期以来都是该男子所在的暴力团所管辖,所管辖的店从没遭到过中国人的捣乱。原先认为中国人“没什么不得了的”,但男子预感他们的关系将有所变化。他的预感和那天领头的离开店子时的话,经过数年,渐渐在各地实现。
住在东京都内的Ken(25岁)是中国残留孤儿的孙子。9岁的时候,他从东北和家人一起来日本,初中毕业后,参加了残留孤儿的孩子们组成的暴走族“Dragon”,目前已经是中坚干部,没有固定职业。
Ken说,“我认识山口组、住吉会、稻川会、工藤会等暴力团的人,和他们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开端是一次骑着摩托车暴走途中,与暴力团成员发生冲突,不打不成交,开始了和他们的联系。虽然他拒绝加入他们的暴力团,但汇款诈骗、假结婚等等犯罪事件都一起参与。动机很单纯,因为“如果不犯法,人就难发财”。
另一个“Dragon”的成员在日本曾经尝试过打枪。“有进货渠道,随时都能买到枪支,不少伙伴们都有枪。”渠道是暴力团。
曾在关东的暴力团的日本人(33岁),曾在中国人的强盗团伙里帮过忙。求他帮忙的人拥有关东地区所有豪宅的名单和照片,需要时就说“派个司机来”。属下的成员就借来出租的汽车,上面坐着中国人实行犯,只要将他们送到目标中的豪宅,就可以获得报酬。“组织的指示是严禁和中国人交流,但我们这些下层的人如果死守这条,就不能赚钱了。来自中国人的话题,总是能立刻赚钱的,这很有魅力。”
另一个暴力团成员,受一个中国人盗窃集团首领之托,为他们办理在日本的合法在留签证,这个首领的口头禅就是“日本人是钱包”。有可能自己被逮捕,也有可能赚到300万日元,该成员正将这两个可能放在天平上掂量。
另一方面,也有喊着要排除中国人的暴力团,那就是以北九州为据点的工藤会。从10年前开始,工藤会派出30名成员,去市内的繁华街调查有无中国人开的风俗店和酒馆,如果找到了就要赶出去。相关者说,这是因为“如果中国人定居下来,女人和孩子就不能安心生活,这是我们为了防止这一切出现的保安巡逻”。走在小仓的繁华区,确实看不到中国人开的店。而此前,曾发生过中国人开的酒吧接二连三被放火的事件。
染指犯罪的中国人和资金窘迫的底层暴力团成员相互为钱而勾结,反过来,其反作用也招来了新的事件。
如何与激增的在日华人面对?一部分中国人的犯罪成为一个很大的论点。有没有防范的线索?第七部“犯罪底流”,追踪了其现状和背景。
本文原载《朝日新闻》2009年10月18日第一版
原文采写∶编辑委员绪方健二
中文翻译∶杜海玲
在日华人 第7部
犯罪底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