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中绿化交流基金走过十年
日期: 09年08月2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总规模达100亿日元的日中绿化交流基金(简称小渊基金),自19997月宣布设立以来,迄今已走过了十年之路。十年来,中日关系有了长足发展,中日经济合作和民间交流的重点也转向了能源和环保。日中绿化基金可以说是面向草根交流,促进中日环保合作的有力推手。十年来,该基金在中国助成了424项环保绿化事业,支出总金额达40亿8890万日元,绿化总面积达35800平方公里。特别在2008年,无论是助成事业件数和助成金额,都创历史最高纪录。从2008年开始,日本对中政府开发援助(ODA)虽然已经停止,但以绿化基金为代表的各项援助事业仍然在继续进行,对中日友好协力关系发挥著重要作用。

回顾1998年,中国发生长江大洪灾。中国方面痛感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认识到植树造林、防止自然灾害、恢复森林资源已成重要课题。日本方面对此做出积极响应。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19997月访问中国,宣布成立规模为100亿日元的基金,支援中国的环保绿化事业。11月,中日两国政府交换了正式契约公文,并设立了日中民间绿化协力委员会。作为该委员会的事务局,日中绿化交流基金正式在东京设立并开始运营。此后,由日中两国政府代表参与构成的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共同会议,决定事业重点和方针,以此为基础,接受援中环保绿化事业的资金申请。

绿化基金的援助行动迅速而有力。20003月,日本外务省、林业厅和中国外交部、国家林业局等代表,在东京召开了第一次共同会议。当年5-6月,绿化基金就接受了日中友好团体、青年会议所、环境NGO等社团提交的48件援助申请,经过审核后为23件申请项目提供了1亿6800万日元援助金。十年来,绿化基金的年度助成事业总数由2000年的23件增至2008年的74件,十年总计424件;发放资助金年度额由2000年的1亿6800万日元增至2008年的7亿5100万日元,十年累计高达40亿8890万日元。2008年,绿化基金资助1300多位日本友人到中国访问,与当地住民一起植树,取得了草根交流的丰硕成果。

据介绍,绿化基金资助的植林项目,分布长江流域、黄土高原、沙漠化地带等各种植被贫瘠地区;在区域上,除上海、浙江、西藏以外,几乎分布在全国各地。中国全国青年联合会、地方的林业局和对外友好协会等,都与绿化基金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在日本,以各地日中友好协会为首的各种友好团体的对中交流援建项目中,植树造林的绿化事业是一大重点,他们也从日中绿化交流基金中受益良多。

十年以来,绿化基金除了对民间申请项目进行审核,提供资助以来,还向中国派遣了造林专家,专门检查植树造林的生长情况;在北京昌平南口镇专门建立了60平方公里的日中绿化协力纪念林;还种植了传授植林技术和手法的模范指标林;在四川大地震后,实施了受灾地区的复兴事业;更在2004年和2007年资助了少年儿童绘画比赛,播种绿化意识,传达绿化的重要性。日中绿化基金也帮助推进中国的林业政策和绿化运动,在全国青联举办的守卫母亲河活动中被评选为最有贡献的国际协力事业。在南太平洋大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重视海岸地带的绿化事业。绿化基金又一马当先,于2007年开始在广西钦州市海岸建成了指标林,获得极高评价。

绿化基金每年从7月上旬开始接受事业助成申请,为期约为一个月。单项事业的资助金上限为2000万日元。交流基金事务局表示:为了使植树绿化事业取得成功,日中两国相关事业团体之间的信赖与合作是不可缺少的,日常管理需要依赖中方窗口单位和地方政府,日方以提供资金协力为主。

日中绿化交流基金成立十年,已经在ODA之外建立起了援中事业专项资助的成功模式。在日本停止对中提供ODA之后,像绿化基金这样的专项基金将在中日交流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7/11113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