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在日华人与大陆网民和服事件针锋相对
日期: 09年04月1期 评分: 1.00/1

■ 本报记者 张 石

 

  据《长江商报》报道:321日下午,一对母女在武大樱园内穿和服拍照,不料引来众人指责。下午3时左右,两名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出现在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上,她们站在樱花树下合影留念。同行的还有一男一女,4人说话都带武汉口音。他们在樱园逗留了近10分钟,引来很多赏花市民的目光。

  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突然,一位穿蓝条纹衣服的小夥子冲他们吼起来,另一女子也附和著指责她们。母女俩一时被吓到了,闪到一边。随后,10多名年轻人陆续加入声讨队伍。母女俩见此情况,只好停止拍照,脱下和服,收拾东西匆匆离开。母亲的脸涨得通红。在记者询问下,这对母女表示:穿和服拍照只是觉得好看,没考虑其他的,没有任何意图。

  但是从大陆网上各种调查看,支持声讨派占绝对优势。搜狐网做了一个调查,提出了如下的设题:

  1、不能忘记抗战八年的艰辛,穿和服赏樱花对不起抗日先烈。

  2、历史当然应该牢记,但樱花与和服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3、欣赏和服的女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一定要在大庭广众面前犯众怒。

  4、为什么每年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每年都有这样的新闻?真是无语了。

  这4个设问中两个是明显赞成声讨(13),其他两个是赞成还是反对含混不清,即便这样,两个赞成声讨派的投票者分别为47%(1)19.91%,加起来为67.21%(截止到328日下午)

  对军事与政治上的反日行为有时还可以理解,但对如此的文化现象的偏狭的排斥竟在网民中有如此广大的市场,应该说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正在绵延而且弥深弥广。

  日本的和服其实是在中国古代服装的影响下产生的。日本古代曾长期使用附袖贯头衣,称小袖,是结合南方身顷、北方筒袖所创制,袖裉下有身八口(通风口)。中国袍从春秋时期的吴国传入日本,并产生影响,小袖不断吸收吴服(中国三国时期吴国服装、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服装)、唐衣(中国唐代服装)和中国明代服装特点,在室町时期(1338-1573)发展成摆长过膝、袖口宽大的长丈小袖,确定了和服的基本形式。

  而中国人曾经很流行的中山装,则是来源于日本明治时代的学生装。中山装是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老舍《四世同堂》二五:他极大胆的穿上了一套中山装!辛亥革命时的革命党人多为留学日本的留学生,那时日本大学的学生一般都穿学生服,据说孙中山本人为了躲避清廷侦探的耳目,在日本时也常穿学生服化装为学生模样。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根据日本大学的学生服为原本,稍微改动了一下式样,就为大汉族制定了新的民族服装: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而忽视中日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或是对这些历史的无知,都是中国偏狭的民族主义迅速生长的肥沃土壤

  《中文导报》也在以在日华人为主要读者的网页上做了调查,并得出如下结果(截止到328日下午)

  一对母女在武大樱园内穿和服拍照,不料引来众人指责和驱赶,您的看法:

  1、指责和驱赶的行为是正确的,不应该忘记历史。17%

  2、指责和驱赶的行为是错误的,欣赏美与政治及历史无关。35%

  3、我非常赞成最近国内愤青的反日行为,维护了国家的尊严。7%

  4、愤青的反日行为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对中国有害无益。39%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调查与大陆网站的调查形成鲜明对照,对声讨派持赞成态度的仅为24%;而持反对意见的高达74%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5/10121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