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石)台湾演员林依晨在新版“射雕”里出演的黄蓉,在该戏播出半年之后突生风波,因为她一款戏服里的图案,被网友认为是日本靖国神社的标志。这名网友以《林依晨版黄蓉为进入日本市场,竟然穿靖国神社服装》为题发帖称:林依晨饰演的黄蓉所穿的衣服上“竟然有靖国神社的菊纹图案和日本足利家族的五三桐纹”,并详细贴出了对比图案加以佐证。
爆料网友表示:“你不知道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吗?如果我们中国人也忘记了,那我们凭什么要求日本反思历史?”“林依晨穿日本军国主义图案的服装,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背叛。”图文并茂地指责剧组的媚日。在随后跟发的3幅图里,这名网友详细比对了戏服上的图案与日本靖国神社标志的相同点,认为戏服里的菊纹就是日本皇室的专用纹章;戏装里的另一个桐纹则是日本足利家族的“五三桐纹”。
不少网友顿时被激怒,并且把矛头对准服装设计师,“把设计师揪出来打一顿!”“他这样设计有点居心叵测!”“桐纹就这么好看吗?”2001年,赵薇的“军旗装事件”一度激起国人的愤怒,现在台湾人气女星林依晨也面临类似危机。其实这其中多有误解。
菊花是在日本奈良时代末期从唐朝传到日本的,深受日本人的喜爱。那时日本人把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叫做“菊花节”,在那一天喝菊花酒、举行菊花宴,以菊花杯驱邪,祈愿长寿。菊花纹也被作为吉祥的花纹,被广泛运用在服装上。菊花是成文的国花,而樱花是不成文的国花。
镰仓时代,后鸟羽上皇特别喜欢菊花,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标志使用。此后,深草天皇、龟山天皇、后宇多天皇都将其作为自己的符号使用,菊花纹,特别是“十六瓣八重阳菊”按惯例作为天皇、皇室的象徵性花纹得以定型化。
江户时代,菊花花纹是一种可以自由使用的花纹,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商品上。
菊花纹名称一般按其花瓣数的多少和花瓣是否重叠以及花的方向的反正加以决定,花的正面向前的可称为“阳纹”,背面朝前的称为“阴纹”,如花瓣为10瓣、花的正面朝前,就称为“十阳菊”,依此类推。如果图案上花瓣有所重叠,就称为重菊,作为图案化的菊花纹,“十六瓣八重阳菊”是表示皇室的徽章。
“十六瓣八重阳菊”被正式确定为皇室的花纹是在1869年(明治2年),这一年8月25日,公布了太政官布告第802号。布告中规定,亲王家菊花纹禁止使用16瓣花纹,需要使用14瓣和15瓣以下的阴纹。而在1871年(明治4年)6月17日公布的太政官第285号布告中,皇族以外禁止使用菊花纹,但是在1879年(明治12年)5月22日公布的太政官第23号布告中,普通的神社和寺院可以在神殿、佛堂等的装饰中使用菊纹,从此以后,菊花纹的使用又变得比较普遍。
目前,日本在外公馆的门口也有菊花徽章的浮雕。同时,十六瓣菊也是日本国发行的护照的封面。国会议员章是十一瓣菊的图案。自民党的党章也在十四瓣阴菊中央嵌入“自民”的字样。
五桐纹则是由3个直立的花序和3片叶子构成的基本的图案,原是与菊花纹一起作为皇室专用的家徽,后来在皇室以外也可以使用。花序附有的花数为3-5-3的称之为“五三梧”,花序为5-7-5的称之为“五七桐”。
这种花纹古来一直是从平民、武士乃至诸侯被广泛使用的花纹,明治2年(1869年),太政官布告对一部分菊花纹的使用做了规定,但是一直没有对桐纹进行特别的规定,因此被广泛使用。
目前,靖国神社在神殿的装饰中使用“十六瓣八重阳菊”,但是日本使用这种花纹的神社很多,如兵库县的广田神社、伊和神社、出石神社、长崎县对马市的八幡神社等。
而林依晨在新版“射雕”里饰演的黄蓉的戏服里图案上的菊纹只有12个花瓣,而且花瓣也没有重叠,五桐纹也有所变形,因此可以说这个图案是一种单纯的服饰设计,与靖国神社和日本皇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