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 10月16日起,日本正式开始实施“经营・管理”签证的新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将最低资本金从现行的500万日元提升至3000万日元,并新增语言、学历和雇佣等多项条件。政府此举旨在防止不正取得签证的情况,恢复制度的公正性和本来目的。
根据修订后的法务省令,申请“经营・管理”签证的外国人需同时符合多项条件。

日本法务省石铭板 来源:っ
首先,企业注册资本金必须达到3000万日元以上;
其次,需雇佣至少一名常勤员工,该员工须为日本人、日本人配偶、永住者、永住者配偶或定住者;
第三,申请人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经营管理相关经验,或取得经营管理领域硕士及以上学位;
第四,申请人本人或雇佣的员工中至少一人具备相当于日本语能力考试N2级的语言水平;
第五,商业计划书需经由公认会计师、税理士或中小企业诊断士等专业人员确认可行性。
此外,政府还明确,在签证更新时将重点核查社会保险、税金等缴纳状况,防止企业形式化或长期欠税。
出入国在留管理厅也将强化实地调查制度,定期确认企业经营实态,避免出现名义经营或“纸上公司”。对于以民泊等低成本项目为名、实质无经营内容的申请,将不再承认其合法性。
法务大臣铃木馨祐在10月1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近年来“经营・管理”签证中屡现缺乏经营实质的案例,因此政府决定全面提高门槛。
过去的“经营・管理”签证制度只要求500万日元资本金或雇佣两名常勤员工,条件过于宽松,导致部分外国人以创业名义申请签证,实际是以长期在日本居住为目的。而新制度的核心是筛选出真正具备经营能力和意愿的申请人,让签证回归吸引高质量外国创业者的本质。

日本法务大臣 铃木馨祐 资料图 来源:法务省网页
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持该签证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约4.1万人,比2019年增加约五成。其中中国籍申请者占比超过半数,过去十年间人数从约7000人增至近2万1740人,增长近三倍。这一人数约为排名其后的尼泊尔籍和韩国籍申请者的近8倍。
日本国内舆论指出,一部分申请者通过“空壳公司”或委托代理方式获得签证,并未实际开展经营活动。
国会议员也多次在质询中提到,中国国内出现大量宣称“注册公司即可全家移民日本”的广告,一些无资格的中介以高价兜售所谓“移民套餐”,甚至包办签证申请和住房安排。
《读卖新闻》今年3月的报道说,2024年秋天,京都警方逮捕了一名中国籍女性,指控其非法代办公司设立手续、帮助他人不正取得签证。类似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关注。大阪市浪速区、西成区等地近年来也形成经营管理签证持有人聚居的社区,引发地方政府的担忧。
部分媒体刊文指,制度漏洞导致签证被滥用,给社会管理带来压力。
为应对这一情况,政府在今年8月底公布改革方案,并于9月24日前征求公众意见。最终确定的新制度于10月16日正式实施。
对于目前已持有经营管理签证的在留者,政府设置三年过渡期,允许在此期间按旧标准续签。三年后,所有签证续签将全面依照新规办理。
日本多家主流媒体对此次“经营・管理”签证的改革进行了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此举是政府为防止不实创业、强化在留管理的必要调整。
《读卖新闻》指出,新制度不仅提高了资本金门槛,还要求申请人或员工具备中上级日语能力,显示政府意在引入“真正能够在日本社会立足的外国经营者”。
《时事通信》则强调,新规明确要求由专业会计师或税理士核查商业计划,以确保申请企业具备可持续性和经营实态。
不过,也有专家对政策表示担忧。
《JBprees》刊文说,部分经济学者认为,资本金标准的六倍提升可能使中小型创业者、特别是初创企业的外国投资者被排除在外,削弱日本在国际创业竞争中的吸引力。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此前召开专家会议时,亦有意见指出,“制度若过于严格,可能反而减少日本所需的创新与多元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