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聚风雅,度中秋:明刊本《茶经》在日开新篇
日期: 25年10月3期



中文导报讯 明刊问奇阁本《茶经》日文版出版发布会,10月8日下午在东京的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书完整影印了明刊原本,由“多聊茶”创始人杨多杰监修,由日本东方出版社出版,是“多聊茶收藏茶文献稀观本丛书”之一。《茶经》是中国茶,也是日本茶的原点。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与茶经再会—日中茶文化从原点到未来”。中日嘉宾和友人围绕着茶文化进行了交流,品尝了多款中国名茶和各色茶点,聚风雅,度中秋。



本次别具韵味的文化盛会。由日本中国茶研究所、日本东方出版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与《日本华侨报》联合主办。活动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日本东方出版社总编辑蒋丰主持。



蒋丰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自己旅日37年经历,指出在日本的华侨华人社会中,各种社团活动日益活跃,但与茶有关的团体与活动却不多。吃饭聚会越来越多,而喝茶的文化却逐渐淡出。

为此,今年7月,日本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茶文化学者杨多杰主编、中国书店出版((2024年8月第一版)的《明刊问奇阁本<茶经>》)的日文版,希望以此唤起日本民众对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学识与情感的共振, 也借此重振日本华侨华人“以茶会友”的传统茶文化。



在热烈的掌声中,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先生首先致辞。他表示,茶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国包括与中日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进行“和合之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近年来我们多次邀请浙江省、福建省、云南省、安徽省到日本举行茶的品鉴会,促进来中日两国的茶文化交流。这次借助《茶经》日语版的出版,借助“大咖”杨多杰老师到来,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助中日茶文化的交流。



旅日著名华人作家莫邦富致辞。他以自己四十年观察日本社会的经历,特别通过初到日本时喝“凉茶”的事例,介绍了中日茶文化的差异,以及亲眼目睹的中日两国茶在海外的推广。他希望借助这次与《茶经》“再会”的机会,旅日华侨华人要用自己的行动谱写新《茶经》。



原日本时事通讯社纽约支局局长冈野龙太郎致辞表示,不久前,我们刚刚邀请中国茶文化学者杨多杰到日本记者俱乐部做了讲演,反响十分强烈。今天在这里又与《茶经》“再会”,让我想到日本遣唐使前赴后继到中国学习的时代,想到日本的入宋僧、入元僧、入明僧从中国向日本传播茶道的往事。

他表示,自己的老家在日本茨城县,那里是江户时代水户藩所在地。当年,水户藩藩主不仅崇拜汉学,还讲究“以茶治国”,许多与茶有关的遗迹都还存在,这也都是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证明。



中国茶文化学者、日本中国茶研究所所长杨多杰发表主题演讲。他介绍了最新出版的《明代问奇阁刊本〈茶经〉》日文版的研究成果,还讲述了他多年来在中日茶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体会。

杨多杰指出:“日本的茶道源自中国的茶礼,但在千年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今天我们重新翻阅《茶经》,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希望在新时代中,找到‘茶’作为文化连接点的现代价值。”他希望与会者既能够像中国宋代诗人林逋那样“闲看《茶经》忆古人”,更要从茶中感受到中日两国的“一瓯春色两相亲”。

杨多杰发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中日双语版《日中茶界》杂志即将创刊,日本东方出版社也将系列出版有关介绍茶文化的书籍,旨在成为中日两国茶文化研究者、茶人及爱好者的交流平台。这个消息引起现场热烈掌声。








随后,杨多杰代表日本中国茶研究所,向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赠送《明刊问奇阁本<茶经>》的日文版等书,以表达对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推动中日文化交流的谢意。





最后,进入“自由茶叙”时间。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特别准备了精致的中式茶点与日式茶果,现场茶香缭绕、琴声悠扬。





嘉宾们手中端着热茶,笑声与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有人交流各自钟爱的茶类,有人分享与日本友人因茶结缘的故事;还有嘉宾提出,希望将此类“文化茶会”常态化,在东京乃至关西地区定期举行,形成新的侨界文化品牌。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2131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