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导报讯(记者 杨文凯)旅日艺术界的前辈、著名画家杨永琚先生于2025年6月22日不幸病逝,享年79岁。6月28日,杨永琚告别式隆重举行。家属亲友、旅日书画界同仁、长年交往的日本友人等参加了告别式。

日本原首相鸠山由纪夫发来唁电,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诤、大本山善光寺大本愿、太田市、川口市、日中书画院、海外王雪涛研究会、东京艺术院、乐得印社、东京印社、香港国际女画家联盟、高崎书道会、燕和中国画学会、日中国际美术协会、桂林画院、京都中国书画院、日本广西同乡会等多个中日机构和团体敬献了花篮。与会人士回顾了杨永琚的艺术成就、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业绩。杨永琚先生一路走好,愿天堂继续挥笔作画。

日中书画院代表 生方盛夫在悼词中,回顾了1993年于杨永琚在香港、桂林旅行中初次相见的情景,由此开启了长达32年的交往和友情。日中书画院由杨永琚创设于1991年,多年来学员们在各教室学习水墨画和工笔画,举办画展、出版画集,赴中国各地研修旅行,与众多中国画家展开交流,各种活跃的场景让人记忆犹新。遗憾的是,随着永琚先生的离世,在本次展览结束后,日中书画院的活动将告一段落。由于杨永琚先生的组织力、号召力和企划力,日中书画院的成绩历历在目,感谢杨永琚先生的努力和付出,为日中文化交流添加了生动而活跃的一笔。为杨先生祈祷,一路走好。

友人代表 五十岚一也致悼词称,1991年与杨永琚先生初次见面时,我还在银行工作。当时,杨永琚先生为日本名刹长野善光寺大本愿的明照殿和寿光殿绘制26枚障壁画,作为中国代表性的年轻画家在日本受到关注。此后,杨先生的生活和事业据点落脚在高崎市,我们银行借用杨先生的18幅水墨画,在银行大堂举办了画展,受到客户和行员的广泛好评。后来,我们作为后援组织,支持永琚先生在多地举办画展,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日本与中国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亲善。作为画家,杨永琚先生的众多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公共和机构、个人收藏,他为促进日中友好留下了重要业绩,即使在病中还是坚强忍耐,展现出可贵的人格。今天,我们汇聚在一起与永琚先生告别,我们会永远铭记杨先生的音容笑貌和重要业绩。


与杨永琚一起创办“海外王雪涛海外研究会”的旅日艺术家高小飞和马景泉也到会送别,并致悼词。
高小飞表示,今天怀着沉痛的心情怀念您,追悼我们的永琚先生。我认识永琚先生也近二十年了,记得是参加春节联欢活动后第一次见到了永琚先生,我们聊了很多当年北京的往事,也有了成立王雪涛研究会的想法。2016年3月7日-11日,永琚先生和我们一起在中国文化中心策划了由海外王雪涛研究会主办的“纪念王雪涛诞辰115周年纪念展”,展出了杨永琚、乔蕾、高小飞、徐健等所藏王雪涛部分真迹,及热爱雪翁等一众研究会成员的优秀画作近百余幅,受到了来自国内及日本的各路友人、嘉宾的支持与赞誉。
我想起了2016年2月在祝贺永琚先生的日中书画院成立25周年纪念展时的一首即兴诗:画苑名门久慕时,遥程万里赴京师,雪翁一会平生愿,海外频将美誉驰。今天同样将这首诗奉献给永琚先生,祈愿您一路走好。



杨永琚夫人周丽霞女士和女儿杨波子,感谢大家在大暑中参加告别式,送杨永琚最后一程。杨永琚在生前和病中,承蒙各位友人与书画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大家的深情厚谊。

高小飞敬书挽联


马景泉刻印悼念

告别式现场展示杨永琚生前作品

告别式现场展示杨永琚斗病期间的遗作
杨永琚,出生于广西,师从王雪涛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中国画学会顾问、日中国际美术协会会长、海外王雪涛研究会会长、日中書画院院长、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艺术顾问等。作品多次作入选中国全囯美展,曾获广西美展一等奖,在世界各地举办个展及团体展。获得国际和平艺术家奖、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奖、近美展大奖等,塔吉克斯坦拉赫蒙大总统亲授“国际和平艺术家”奖章。由中国、日本等出版社出版多种专著,作品被多家中外美术馆、博物馆等收藏。近年主攻海景山水画,视点聚焦在水波、浪涛的表现上,从大山到大海,更广阔开展艺术实践。

参加告别式中日友人合影

参加告别式的旅日书画界同仁合影

日本友人及家属合影

前一天参加纳棺告别的中日友人合影
.jpg)
《桂林之雨》(善光寺寿光殿襖絵)195×90cm×14枚
.jpg)
《桂林月色》(長野農業会館国際会議室蔵)300×120cm
.jpg)
《牡丹図》(高野山金剛峯寺成福院蔵)195×90cm


杨永琚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