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襟吴带泠—第三届篆刻印钮雕国际学术交流展”将在日本闪亮登场
日期: 25年05月4期
——访策展人之一、黄宾虹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理事长赵军

《中文导报》记者 张石


“襟吴带泠—第三届篆刻与印钮雕刻国际学术交流展”,将于2025年5月23-26日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举行。对这次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展,《中文导报》记者采访了这次展览的访策展人之一、黄宾虹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理事长赵军先生。



 赵军。张石摄影

杭州让篆刻“点燃”东京

赵军表示:这次展览,有一个主旨就是:杭州让篆刻“点燃”东京,这场展览不仅是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在日本弘扬杭州金石篆刻文化的重大举措。


 
王冬龄给此次展览题字。赵军提供

世界篆刻看中国,中国篆刻看杭州,因为杭州有篆刻的重镇--西泠印社,而且也可以说:杭州篆刻看上城。自古上城就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老西泠印社在西湖边上,与杭州老城区隔湖相望,当时的篆刻家、艺术家绝大部分是在上城生活、工作或“落脚”,包括赵之谦、龚自珍、吴昌硕、丁仁、吴隐、王福厂、李叔同、黄宾虹、潘天寿、诸闻韵、张书旂、诸乐三、沙孟海、陆维钊、陆抑非、陆俨少、关良等。艺术家的生活圈和艺术创作,都和杭州上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上城滋养的“金石篆刻”的成长。
 
上城夜景。赵军提供



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给此次展览题字。赵军提供

西泠印社与日本有着深厚渊源,吴昌硕先生与日本文化界交流密切。此次展览延续这一传统,以篆刻为纽带,进一步加深中日文化艺术的联结。



展览简报。赵军提供




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为纪念沙孟海先生诞辰125周年题词。赵军提供


第一主题:纪念沙孟海诞辰125周年

这次展览共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纪念沙孟海诞辰125周年。

沙孟海(1900年6月11日—1992年10月10日),是西泠印社社长,原名沙文若,字孟海,号沙邨、兰沙、石荒、决明等,浙江省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沙村人,中国书法家、篆刻家。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在西泠印社75周年社庆大会时,选出沙孟海为社长。他纯正的古玺印创作和书法艺术中的绝唱-榜书巨制,他的书法篆刻理论,还有他的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物考古等的全面修养,分别代表了中国篆刻创作、理论、文史学术三大方面的高度。

 

沙孟海。沙孟海书学院提供

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世纪的书法巨匠。
2、近现代榜书第一人。
3、书法教育的开拓人、先驱者,建立书法高等教育,培养了书法篆刻艺术的第一代研究生。他的弟子包括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陈振濂五人。在沙孟海之前没有中国书法高等教育这一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潘天寿、沙孟海和陆维钊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高等书法专业的方向,并逐渐完善。



沙孟海(左)与小林斗盦在学术交流会议中。沙孟海书学院提供




 沙孟海(右)在杭州给河内君平上课。沙孟海书学院提供

为什么纪念沙孟海诞辰125周年的活动没有先在中国举办,而是在日本举办活动呢?因为沙孟海对日本的书道和篆刻等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很大。在近百年中,在这方面对日本的影响,除了吴昌硕就应当是沙孟海先生了。他积极推动中日文化特别在书法篆刻领域的交流,与长尾甲、青山衫雨、梅舒适、小林斗盦等诸位日本名家都有交流。



 沙孟海手书。早稻田大学收藏,赵军提供。

这次活动旨在借助“襟吴带泠—第三届篆刻印钮雕国际学术交流展”,让中日书道和篆刻界的艺术家或爱好者,来共同纪念这位大师。我们在24日的活动上,有一个对话,题目就是《沙孟海先生的书学成就及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

邀请中国方面的嘉宾有: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理事王冬龄,是沙孟海的五位研究生之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大中,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践行者,师从刘江先生。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韩天雍教授。

还有沙孟海的老家浙江宁波的沙孟海书学院的学术负责人陈磊,分享他在研究沙孟海先生的学术成就过程中的一些成果,以及沙老对浙江博物馆、西泠印社所做出的贡献。

邀请日本方面的嘉宾有:

西泠印社名誉理事、日本篆刻家名誉顾问井谷五云,请他来讲一讲梅舒适与沙孟海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24号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学者谈话互动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和纪念沙孟海先生。

第二主题:襟吴带泠展

虽然这次展览的展场不是特别大,但是展出的内容丰富。

第一部分是印屏,展出55件。所涉及的篆刻展品将近500方。有西泠印社社员的作品,也有大专院校的学者的作品,还表现了我们“襟吴带泠”展的一贯传统,就是要推出新的优秀的中青年篆刻家的作品:张明、张虔、张欣威、闻问、高浩、黄山、汤叶勇、高天赐、刘洋、张燕立10人,携作来参与这次的国际文化交流。首次邀请铜印、盘条印作者入展,首次出现篆刻全形拓印屏展出。除此本次展览还有很多的名家力作,来参展助阵:朱关田、李刚田、王冬龄、孙慰祖、余正、张耕源、林剑丹、祝遂之、陈大中、尹海龙、吴莹、魏杰、桑建华、王义骅、高庆春、赵熊、许雄志、张奕辰、崎岖、倪郡阳、张则、黄甞銘、陈道义、蔡毅、李智野、冯立、莫恩来、戴家妙、金恩楠、吴汥涌、汤忠辉、柳晓康、沈正宏、费銘瑶、宋开智、晋鸥、吕军、邹涛、古浩兴、鲁大东、姚杰、孔黎翔、小坂克子等69人,约215件精品力作,可谓 “半壁江山”!

第二部分,我们这个展览的名称是“襟吴带泠—第三届篆刻印钮雕国际学术交流展”,因此我们拿出100方带有印钮雕刻实物进行展览,而且全部是青田石,让日本学者不仅要看到中国的篆刻艺术、看到中国“四大国石”的青田石的魅力,还要看印钮雕工技艺的魅力。本次参展印钮雕刻的名家大师9人:潘惊石、陈为新、叶建海、梅昌强、徐来、林文波、张令杰、王廷昌、杜嘻嘻共计81件作品。今年的印钮雕刻作品的质量有大幅提升,内容叶更加丰富。首次邀请著名摩崖石刻大师黄麟贵先生,携石刻原件参展。为“襟吴带泠”展览添加新的艺术门类。

我们还会对参展作品进行颁奖,举行颁奖仪式。这里特别要说的这次活动颁奖之外,主办方还专门聘任的二位文化宣传大使:马文博为“襟吴带泠—青田石文化东京国际宣传大使”和倪郡阳为“襟吴带泠--浙派金石篆刻文化东京国际宣传大使”。倪郡阳老师不用多介绍,师承朱关田、西泠印社理事、西泠书画艺术中心副主席、浙江现代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其一直以弘扬浙派篆刻文化为己任,在1990年-2006年的15年期间,倪郡阳利用在日本、泰国、法国、西班牙和匈牙利的旅居生活的时间,不断进行文化互动,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碰撞”,特别在金石文化的推广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功不可没。马文博是一位传奇的小伙子,出生在山东菏泽,在印度求学,在青田创业并成家立业。是知名的青田石收藏家,企业家、网红主播。马文博收藏颇丰,以青田菜花和灯光冻为主。其慧眼辨石,寿山、老挝、昌化、巴林都涉猎颇深,尤其擅长青田石的取料、设计和文化推广。喜印雕钮“老翁”惟妙惟肖。是丽水青田石文化产业的领头人之一,对当地青田石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这次推出这位“文化宣传大使”,旨在以人文带动区域文化走向国际,加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

而展览的高峰,是2025年5月24日下午2时,将举行沙孟海的弟子、中国美术学院王冬龄教授、现场书写巨幅榜书,尺寸为2.68x6米,内容为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共117个字。王冬龄老师师承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2012年获得“兰亭奖”,在全球举办很多次个人展览,在国内外影响极大,他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是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重要传承人,学术领头人。王老师对自己的“乱书”是很满意的,“乱书”不是哗众取宠,是他从艺60年的追求。有他自己的思想和目标和发展轨迹的。就像黄宾虹山水,从“白宾虹”发展到“黑宾虹”不是一步到位的,这是艺术家不断的自我提高和创新的过程,是破和立的迭代更新过程。书法和篆刻不分家,这是王冬龄老师第一次在日本现场挥毫,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大手笔。是艺术家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跨国界的一次问道、更是传道……


这次盛会,将展开前所未有的中日书法和篆刻交流,也出现了不断推陈出新的现象,如把日本的动漫结合到书法艺术中等,在年轻人中反响非常强烈。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一些作品在日本一些地方的自动售卖机里也出现了,亚洲人喜欢,欧洲人也喜欢。在大阪·关西世博会的浙江周活动中的篆刻,结合了日本的动漫元素,受到了年轻人等的追捧。日本的车站有年轻人盖印的传统,在这次展览中,将有篆刻名家们为到访者盖印。我们觉得学术交流是很重要的,但是学术交流更要落地,接地气,使这个文化在当地蔓延开来,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接受。

此次“襟吴带泠”展,不仅纪念沙孟海先生,也以篆刻为媒介,架起中日文化艺术交流之桥梁,为中国传统艺术注入时代思想和当代表达,推动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持续传播。

本次在东京展览结束后,襟吴带泠的第二站(展览)将于6月13日在杭州西泠印社美术馆举行。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0/21146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