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 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委员会通过评审,将中国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荣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此同时,日本传统酿酒技艺亦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两项决定不仅是对中日两国深厚文化底蕴的肯定,也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节新年活动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国春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
春节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崇尚、仪式、节日装饰、饮食和相关的娱乐活动。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有: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二十三日祭灶,吃关东糖和糖粥等;除夕夜以家庭为单位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吃团圆饭守岁,另外还贴春联、年画、剪纸和放爆竹;正月初一迎神、拜年;初五开小市;十五日元宵节开大市、迎财神、吃元宵、游灯会、猜灯谜等。燃放鞭炮是春节期间辞旧迎新的一项民俗活动。
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2024年11月,国务院刚刚“官宣”,全体公民法定节假日增加2天,其中包括农历除夕,增加后春节放假4天。这一政策调整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进一步提升了春节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春节申遗成功,意义非凡-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全球华人的鼓舞。这一成果向全球昭告,春节起源、发展皆扎根华夏厚土,从剪纸、春联的指尖艺术,到舞龙舞狮的豪迈表演,从阖家包饺的烟火日常,到庙会集市的热闹熙攘,无一不是中国的“文化身份证”。
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杯日本酒 来源:publicdomainq
日本传统酿酒技艺:独特的工艺传统和匠人精神
日本的传统酿酒技艺,特别是清酒和烧酒的制作,可追溯至公元三世纪的弥生时代。当时,人们发现了在米中发酵的工艺,经过多次尝试,逐渐完善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日本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清酒的酿造更依赖自然环境的变化,这也是酿造技艺中的独特一环。
现在的清酒不仅有着细腻、甘甜的口感,还因其酿造工艺的独特性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而这次非遗提名的酿酒技艺,不仅是指清酒的制作,还包括酿造工艺中的水质选择、米的蒸煮、酵母的挑选、发酵环境的调节等多重工序。这些工艺往往在日本的小村庄里代代相传,酿酒师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使得清酒不仅仅是米和水的结合,更是匠人精神的象征。
清酒文化也成为日本社交场合的“桥梁”。在日本,人们在重要的节日、婚礼、年末聚餐等场合,都会享用清酒。尤其是在新年和春季赏花时,家家户户会准备清酒和传统料理,举杯共庆。清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在现代化的今天,清酒的酿造技艺仍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实属难得。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工艺,让日本文化得以延续,并在新时代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如今,日本的传统酿酒工艺成为非遗的一部分,将进一步提高清酒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加上传统酿酒技艺,日本目前共有23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加纳雄大在审议通过后的演说中表示:“这将成为继续向下一代传承传统酿酒工艺的良好契机,同时也一定会进一步提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从而促进对它们的保护工作。
中日两国文化自信的极大提升
对于中国而言,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弘扬,也是对全球华人的文化自信的提振。它让华人更加坚信,只有深入挖掘和传承自身文化的精髓,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独特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自信。
对于日本而言,传统酿酒技艺的申遗成功将促进日本酒文化的全球普及。而且,这也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传统酿酒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中,为日本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