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值此2023年新春佳节之际,日本华文作家协会通过ZOOM平台,成功举办新春诗歌朗诵会暨诗人季风《日子是诗》新书发表会,喜迎癸卯玉兔到来。
.jpg)
诗会海报
本次诗会邀请到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旅日诗人季风主讲,由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青年诗人施银主持。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王海蓝博士和众多我会成员在内,四十余位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华文作家、诗人、学者参与本次活动。
王海蓝会长首先代表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向出席的嘉宾和参会者致以新春祝福和感谢,并对季风老师新书付梓表示祝贺。王会长表示,诗歌是文学最初的起源,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歌,而诗歌离不开朗诵,好的朗诵能将诗歌的灵魂淋漓尽致地展现。王会长补充说,这是日本华文作家协会成立以来首次举办诗歌朗诵会。王会长又指出,季风老师是协会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诗人,他对诗歌的热爱、执著以及他写诗的勤奋与轻松随意,几乎都融进新书《日子是诗》里,希望更多读者关注他这部新诗集。
.jpg)
王海蓝会长致欢迎词

施银老师主持
诗人季风,原名张忠军,曾用笔名萌朦,1963年生于山西晋城,八十年代开始写诗,有诗作在国內报刊杂志发表。1992年旅居日本,曾与友人创办文学杂志《蓝》。其后休笔,近年又起笔,部分作品发表在《中文导报》、《东方时报》、《阳光导报》等日本华文媒体以及一些文学杂志、网络平台等。东渡诗社发起人,现为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

季风老师介绍新书《日子是诗》
诗会正式开始,季风老师首先分享自身经历,今年恰是他的本命年,作为属兔的人,他愿把兔子温暖善良的特性化成诗歌,寄托给阳光,洒到每个人的心田。《日子是诗》一书在美国出版,收集了季风老师近年来创作的367首诗,根据季节分为4章,记录其这段时期的心灵轨迹。季风老师笑着说,朋友和他开玩笑,说他将诗歌当做一日三餐。如果人生是来到世上的一次修行,那么诗歌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的救赎。回顾写诗之路,他回忆到自己出生在山西省,当时家庭困难,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毅力,也养成自己厚实的性格。加之喜欢音乐优美的曲调,和通过歌词感受汉语的神秘与奥妙,都对他后来走向诗路产生深远影响。

季风老师新作《日子是诗》
日本华人朗诵艺术者阴玉慧老师、阳光老师、怡萍老师和笑笑老师,分别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季风老师的四首代表性诗歌《新年的雪花》、《冬至,让我如何安抚你》、《祝愿》和《我把诗句填满每个日子》。城西大学教授、诗人、翻译家、谷川俊太郎研究学者田原老师点评到,所谓诗人在日本不是职业,诗歌也不存在固定定义。他认为季风老师是忠实于面对自己的诗人,《日子是诗》一书图文并茂,尽管在日本生活多年,他的诗歌保持汉语母语的纯粹性,写出在祖国之外漂泊的乡愁。他把语言与情感恰如其分地结合,诗歌自然、有感而发,季风老师的诗的意义将由时间来评价。

田原老师

杨克老师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第三代实力派诗人杨克老师发言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是生活而非艺术的一部分,季风老师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创作量之大,内容之丰富,是因为回归到诗歌由于生活而存在的最初的本源。诗歌是丰富美好人生的文学,在美好的春节气氛中开展诗会,本身便充满诗意。
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前辈、旅日诗人春野老师认为季风老师诗歌的旋律之美,带有“季风式”符号的美感而独树一帜。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前会长姜建强老师补充说,季风老师的诗给人以吻合时代之感,以诗言心。激越感是最大的特点,深入心灵,挑动人的思绪。姜建强老师期待我会多举办类似活动,推动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往更高水准发展。

春野老师

姜建强老师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新春诗歌朗诵会。日本华文作家协会顾问及《中文导报》副主编张石老师、旅日作家春野老师、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王童老师、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及首都文学海外顾问王景贤老师、日本华文作家协会的诗人金蔚老师分别朗诵自己的佳作。日本水墨艺术协会会长王子江老师朗诵杨克老师的《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阴玉慧老师朗诵田原老师的《与鸟有关》、阳光老师朗诵季风老师的《致荒岛》。季风老师也即兴朗诵自己的作品《东渡樱梦》,并再次对各位参会者表示感谢。

张石老师

王子江老师

金蔚老师
充满欢声笑语的两个小时一晃而过,在诗会的尾声,参会者仍觉得意犹未尽。现场提问环节,金蔚老师、春野老师、大珂老师分别谈了自己的感想,并提出独到的问题,田原老师、季风老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答。第二部分的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依然不舍地离去,最终季风朗诵了诗人北岛的诗《走吧》,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句号。

合影留念
本次迎春诗会反响热烈,在一片祥和与依依不舍中,各位老师饱含对2023年的期许和祝福,带着新一年的文学畅想,合影留念。本次诗会圆满落幕,我们期待早日举办线下交流活动,在樱花烂漫之际重逢!(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 叶晓光供稿)